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花剑决赛的剑光交错之间,一位日本选手成功站上领奖台,打破了日本击剑队在奥运史上零奖牌的纪录。四年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与队友携手夺得男子花剑团体银牌;2015年莫斯科世界击剑锦标赛,他勇夺个人金牌,登上世界之巅。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他宣布退役,并于翌年当选日本击剑协会主席,第三年又当选国际击剑联合会理事。
在他的推动下,日本击剑运动的认知度大幅提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日本击剑队斩获5枚奖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位引领日本击剑走向辉煌的人,正是太田雄贵。
日前,太田雄贵先生莅临《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和《日本华侨报》编辑部,解读击剑的魅力,阐述对中国击剑现状的分析,以及如何提升击剑运动的品牌价值。
击剑的魅力在于战术又不止于战术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您先后参加了4届奥运会,并获得2枚奥运银牌,是日本击剑界公认的先驱。能谈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击剑的吗?又是击剑的哪些魅力吸引了您?
太田雄贵:我是从9岁起,也就是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击剑,父亲就是我的教练。父亲有个心愿,让所有孩子喜欢上击剑,但遗憾的是哥哥和姐姐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最后的希望就落在了我这个小儿子的头上。父亲跟我说,“你学击剑的话就给你买游戏机”。我是因为想得到游戏机才开始击剑的。(笑)
真正感受到击剑的魅力,大概是第15个年头吧。在那之前只是单纯地享受胜利的喜悦。在日本从事击剑的人口不多,因此我一路赢得了不少比赛,从中学就开始走上国际舞台。在不断比赛的过程中,我得以与不同国家的选手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这些经验都成为了宝贵的财富。
击剑运动不仅考验运动员先天的身体素质,更需要后天的努力,决定比赛最终结果的,往往是后天的努力。当然,先天资质好的选手在比赛中更有优势,但战术与技能完全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我也是在好多年后才理解到这层奥义。
击剑运动其实与国际象棋或将棋相似,需要避开对手最擅长的攻势,精准攻击对手的薄弱之处。这些战术上的构思与赛前的准备,正是击剑运动的魅力所在。我认为,击剑的最大特点,恰恰在于需要战术的同时又不止于战术。
从领先到追赶再到共同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2024年,日本击剑队在巴黎奥运会上摘得5枚奖牌,成绩斐然。从专业选手的角度,您如何评价中国击剑队的实力?作为非传统项目,击剑运动在中日两国的发展历程是否有相似之处?
太田雄贵:回顾中日两国的击剑运动史,最初在亚洲占据领先地位的是日本,因为击剑传入日本要更早一些。1960年到1970年前后,日本在击剑领域可以说是亚洲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击剑运动也迅速崛起,实力越来越强。
我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参加各种全球赛事,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已经远超日本。即使和中国选手一起参加联合训练,日本队也因为实力悬殊,很少能获得与中国的一线运动员切磋的机会。中国的击剑选手是令我向往的存在。
而且中国对全球的击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引进了视频裁判系统(VAR),在此之前,裁判的判罚有时含糊不清,这也导致了中国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与团体赛金牌失之交臂。引进VAR不仅保障了公平性,也提高了亚洲国家的竞技水平,日本击剑队的实力也是在2010年前后得以提升。大家都要感谢中国。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击剑队似乎进入了瓶颈期。因为此前是通过提高财政支持来提高运动成绩的,所以会随着财政支出的减少而影响到成绩。现在的中国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局面。虽然击剑人口在爆炸式增长,但以奥运会为目标训练的专业运动员却在减少。
其实日本也是同样,一方面击剑运动随着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向地方转移,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专业指导也在不断完善,但还需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而不是依赖短期的强化训练。这是中日两国都丞待解决的问题。
提升击剑运动的品牌价值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据了解,您在担任日本击剑协会主席期间,实施了多项改革,显著提升了日本击剑运动的影响力和竞技水平。能为我们介绍几项重要举措吗?
太田雄贵:在担任击剑协会主席期间,我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击剑运动的品牌价值。我认为,要想推动击剑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就要创造出一个能让更多人关注并支持这项运动的大环境。这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具体的举措是改革了赛事的运营方式,以吸引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让击剑运动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加强了组织管理,特别任命外部董事以及招募相关领域的专家等,以确保体系更加完善。
日本中华总商会的萧敬如会长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我们茫然无措时,他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是我们的强心剂。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持,日本击剑协会的改革才能不断有新的突破。
体育精神蕴含超越胜负的羁绊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纳尔逊·曼德拉曾说过,“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作为推动日本击剑运动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您对这项运动的普及和提升功不可没。请问,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引着您?对于中日两国的年轻人,您又希望传递怎样的体育精神?
太田雄贵:中日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体育交流。我从初中、高中时期便有幸与中国运动员交流切磋,对他们的实力与拼搏精神深感敬佩,王海滨先生更是我一直以来尊敬的运动员之一。过去,我们同为运动员,后来,我们分别成为日本和中国的击剑协会的主席,如今,我们共同担任国际击剑联合会的理事。这些经历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证明了体育精神所蕴含的超越胜负的羁绊。
体育不仅能拉进地区间、国家间的距离,更在商业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我希望能将这种体育精神传递给日中两国的年轻一代,希望他们通过体育建立更深厚的联系,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们就是日中两国的未来。
让击剑成为贴近生活的运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今后您有哪些规划,会通过什么方式进一步提升击剑的品牌价值?
太田雄贵:目前,作为国际击剑联合会的理事,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国际活动上。比如,我借鉴足球运动的“明星效应”,在国际赛事的举办地组织日本的击剑选手访问当地的日本人学校,与孩子们互动,我相信这类活动不仅能给孩子们创造难忘的体验,也能够促使他们走进比赛现场,感受击剑的魅力。
在担任日本击剑协会主席期间,我曾受邀访问过巴黎的一所日本人学校,与生活在当地的孩子们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之后,他们纷纷来到比赛现场,为日本选手加油助威,带动了赛事观众的增长,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循环。如果像这样的访问活动能够常态化,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击剑的品牌价值。
现在,国际赛事的核心依然是竞技,但我想做的不仅于此,我希望能够在赛事举办地开展更密切的地域交流活动,以扩大体育经济的影响力。此外,在日本召开国际赛事时,也应该加强与在日外国群体的交流。比如,可以通过各国大使馆邀请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前来观赛。
要让击剑运动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一项真正的亲民运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些接地气的推广方式,创造一个更好的大环境,让击剑在日常生活有更广泛的人气度和影响力,而不仅仅是一项竞技体育。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