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后的台湾困境

2024年11月5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最终以295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第47届总统。美国选举结果不但影响美国内政走向,也将对全球局势产生重大冲击波。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必然引发全球对台湾问题的再度聚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当下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路线的一大特点,就是积极参与美西方主导的台湾问题国际化狂飙,如赖清德在“双十讲话”中宣称中国大陆“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遣词造句与美西方的说法如出一辙。赖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权代表台湾”,呼应了近期台当局和美西方共同炒作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台湾无关”等谬论,公然挑战国际社会坚持一中原则的基本格局和二战后国际秩序。

然而,基于特朗普上台后对台政策不确定性及选前多次对台斥责言论,身处中美战略博弈磨心的民进党当局始终紧盯美国大选进展,忐忑不安。大选之前,哈里斯、特朗普均在公开场合谈及台湾问题,哈里斯未承诺协防;特朗普则公开指台湾寻求美国的保护,必须缴纳“保护费”。如在今年6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专访(7月16日公开报道)时毫不忌讳地说,由于美国全部的芯片业务“被抢夺”,且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台湾应当向其支付“保护费”。此言导致台积电股价于当地时间7月17日盘中应声大跌超过2%。

投票前夕,特朗普在接受全美最热门播客节目《乔·罗根体验》采访时再次重复此番言论,还批评拜登政府以联邦补贴台积电在美建厂的做法。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甚至提到,特朗普当选将考虑废除该法案。美国政客言论将证实特朗普将继续奉行“美国优先”,力图构建更加有利于维护美国权力和利益的新秩序。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就此指出,美国究竟是想“保台”还是“害台”,相信大部分台湾同胞已经作出理智判断,清楚知道美国奉行的永远是“美国优先”,台湾地区随时可能从“棋子”变成“弃子”。

众所周知,拜登于2022年8月9日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并大力推动台积电在美建厂。今年4月拜登曾宣称,美将继续支持台积电在美建设先进半导体设施,台积电将在美建立第三座芯片工厂,并将其在亚利桑那州的总投资增加到650亿美元。美商务部亦表示,将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资金资助。

但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对待台积电必然奉行“美国优先”的应对措施,重压之下的台积电是否蜕变为“美积电”,台当局惶恐不安。

为安抚台当局,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不久前称,不论美国谁当选总统,台湾都不必担心美国对台基本路线改变,包括军事协助。台“国安局长”蔡明彦亦附和称,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制中友台”。

但淡江大学教授黄介正表示,特朗普要求台湾以10%GDP对美军购,更想将晶片产业链抢回美国。如此,反复无常的特朗普对台政策如何定势,再成举世瞩目之焦点。(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