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在华销量不同 丰田逆势增长本田日产承压

3月7日,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相继公布2月在中国的新车销量数据,市场表现呈现明显分化。在价格战与新能源转型浪潮的双重冲击下,日系品牌的“中国战役”正在经历结构性洗牌。

数据显示,日本丰田2月在中国销量达9.58万辆,同比增长15%,成为三大车企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其合资公司表现差异显著:一汽丰田以4.14万辆、同比飙升41.6%的业绩领跑,主销车型卡罗拉、亚洲龙贡献显著;广汽丰田则微降3%至4.2万辆,折射出华南市场竞争白热化。值得关注的是,雷克萨斯品牌通过限时换购补贴政策拉动销量23%增长,达1.13万辆,显示高端市场对价格策略仍具敏感性。

然而,若剔除中国春节错期影响,1-2月累计销量仍同比下滑3.9%,暴露了日系车整体承压的底色。业内人士分析,丰田短期增长主要依托“以价换量”策略,但面对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迅猛攻势,其长期市场地位仍面临挑战。

相较丰田的短暂回暖,本田与日产陷入更深的困局。本田2月销量同比锐减25.6%至3.38万辆,两大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东风本田跌幅均超20%;日产销量同样下滑24.7%至3.15万辆。累计1-2月数据更显严峻,本田、日产分别暴跌29.8%、28.4%,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两大品牌的困境源于双重夹击:一方面,比亚迪、吉利等本土车企凭借新能源车型抢占10万-20万元主力市场;另一方面,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在高端电动领域形成虹吸效应。日系品牌引以为傲的燃油车技术壁垒,在电动化浪潮中正加速瓦解。

受中国春节假期时段变化影响,单月销量波动性较大。但透过1-2月累计数据可见,日系三强全线负增长的态势,揭示出更深层的行业转折——据乘联会数据,同期中国自主品牌市占率已突破60%,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35.8%,市场格局重塑已成定局。

“日系车的当务之急是重构产品矩阵。”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明认为,“当前丰田的混动技术优势、本田的发动机口碑正在被插电混动、纯电技术取代,若不能加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型,市场份额或将继续收缩。”

在这场决定未来十年行业座次的重构中,日系车企的转型步伐已然落后。当中国消费者用“新能源车看自主,燃油车看合资”重新定义购车逻辑时,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能否在电动化赛道上实现突围,将成为检验其中国市场战略的关键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