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东亚文化圈,中日韩三国的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不仅体现在贸易竞争,更凸显在人才争夺。首尔街道上行色匆匆的打工人,东京地铁站熙熙攘攘的上班族,这两个看似平行的场景,却在东亚人才流动的版图上划出耐人寻味的弧线——当韩国法务部为42万非法滞留者焦头烂额时,日本的外国人管理正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
据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本部在2023年6月23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境内非法滞留外籍人员达到42.2105万人,连续三个月刷新纪录。而当年3月和4月非法居留外国人数分别为41.4045万人和41.7852万人,也就是说每月增加3000~4000人的趋势已然呈现。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韩外国人群体。截至2023年5月底,在韩国居住的外国人达到236.4894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7.5%。其中当然是中国人最多,超过了88.5万人,其后依次是越南(25.6万)、泰国(20.3万)、美国(17.5万)、乌兹别克斯坦(8.2万)、俄罗斯(6.3万)、菲律宾(6万)。
如果不是有日本做对比,韩国的数据看起来没有“悚然”之感,但事实上,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数量约为韩国的两倍,被认定为非法滞留的外国人还不到韩国的五分之一。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厅的统计,截至2024年1月1日,非法滞留日本的外国人达到79,113人,从国籍地区来看,以越南人最多,为15,806人,泰国和韩国紧随其后。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莫非真的是日本水土更养人么?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发现,日本比韩国更吸引外国人,合法在留外国人的比例也更高。一方面是韩国和日本在争夺劳动力、招揽高度人才而展开的“抢人大战”,另一方面又是两国对于外国人的认可程度存在天壤之别,“非法滞留”的背后恰恰就是“签证难民”的存在,显然,同样作为两国外国人群体排名第一的中国人,留在日本比留在韩国更加顺利。研究发现,文化政策的差异,是导致韩国在与日本争夺人才之战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
韩国统计厅的预测显示,到2070年该国劳动人口将锐减35%。这种危机感正转化为对外国劳工的矛盾态度:既需要他们填补空缺,又担心冲击本土就业。而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揭示出更聪明的策略——今年3月11日内阁会议上确定的“育成就劳制度”,就是通过将外国劳动力导向地方城市,既缓解老龄化危机,又避免大都市的族群矛盾。
前者有所保留,后者合理疏导,这种差异在服务行业尤为明显。当首尔的便利店因语言障碍频现服务纠纷时,大阪的711已经培养出能说中日英三语的店长。更耐人寻味的是,日本厚生劳动省2022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籍劳动力对日本的满意度比对韩国的满意度高出23个百分点。这种满意度差距,正在东亚劳务市场的口碑传播中产生滚雪球效应。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网友似乎也很喜欢将日本与韩国做对比,具体到进学、求职、移居甚至购物,他们往往态度坚决地选择日本。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