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访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校长加藤祐三

◆本报记者  蒋 丰

“焉知二十载,重登君子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2年12月4日,在那个红叶翩跹,层峦尽染的季节,我作为《日本新华侨报》的总编辑,喃喃地背诵着大唐“诗圣”杜甫的诗句,满怀感谢之情走进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校长办公室,采访我的恩师——加藤祐三校长。

整整20年前,我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进入横浜市立大学,拜师在日本著名史学家加藤祐三教授门下。其后,经过加藤祐三教授举荐,我进入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读书。2002年,先生在荣任横浜市立大学校长多年后退职,并于2010年7月转任都留文科大学校长。

弹指廿载,慈爱的恩师加藤祐三先生依旧矍铄,青涩的门生却已多情华发生。回首当年,加藤祐三先生兴奋地说:“记不记得你在校期间曾把我的四部著书翻译成中文出版?3个月前我在讲谈社刚刚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幕末外交与开国》,比从前更为充实,故事情节也更加丰富。”说话间,加藤祐三先生从书架上取出一本,签上“蒋丰学兄指正”后赠与我。访谈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日本不应空喊“开国”

《日本新华侨报》:在留学生时代,我曾经把您在岩波书店出版的《黑船异变》一书翻译成为中文,以《日本开国小史》之名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那以后,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因为不同的“开国”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一直十分刺激地留在我的心怀。没有想到,日本民主党政权的第二任首相菅直人任职期间,为了推动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TPP(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打出了“平成开国”的口号。您对此怎么评价?

加藤祐三:应正确理解“开国”这个历史性的词汇。坦率地说,菅直人首相毕业于理工科大学,我认为他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是不够充分的,甚至可以说误用了“开国”一词。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对外开放”的说法应该较为贴切。我也认为日中两国都还有必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

我曾经让学生读过我写的有关日本近代“开国”的书籍和资料。我一直都在强调,19世纪日中两国的“开国”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中,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北,并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日本只遭受到军事压力,没有受到武力侵占,属于没有流血的“和平开国”。

面对欧美列强,日本为什么能够做到“和平开国”呢?一是收集分析情报,二是将这些情报用于制定政策,寻找避免战争的途径。日本人曾经把中国的清朝称为“老大国”,以此加以尊崇。但是,1842年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击败中国的消息传到日本以后,给日本的刺激是非常大的。怎么样回避战争、让日本的损失更小一些呢,这是日本德川幕府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涉时放在心中的念头。到经过鸦片战争10多年后的1853年,美国“黑船”来到日本的时候,日本已经做了10多年的心理准备和政治准备了,已经认识到交涉能力的重要。

我们要时刻记住这么好的例子。今天,日本如果忽视交涉力,或者说放弃交涉力,就会丧失自己的国益。眼下的日本,面对TPP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交涉,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到外地上学犹如海外留学

《日本新华侨报》:我们换一个话题。我知道您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读书期间,曾经走访过亚洲和欧洲33个国家。眼下,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年轻人们,越来越喜欢“宅”在家里了,他们仿佛正在失去了走出国门,放眼看世界的欲望。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

加藤祐三:我进行世界旅行已经是50年前的事情了。虽然我当时去亚洲、欧洲各国旅行时非常贫困,但我找到了作为历史学者的现场感觉,历史观也变得丰富起来。那个时代,像我这样喜欢向外走的日本大学生属于少数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由于政府没有外汇储备,限制护照发行。即使有了护照,对携带出国的外汇也有限制。那是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时代,日元的价值只相当于现在的五分之一。在日元走强的现在,没有想到喜欢向外走的日本大学生也还是少数派。

我看到进入国际化时代以后,日本政府一次又一次地提出、修改接受外国人留学生的计划,从10万人增长到30万人,甚至还有百万人计划。与此同时,我认为日本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国家计划,做一些政策倾斜,鼓励日本的大学生也到海外留学。

在我就任校长不久,有两名男生到教务科申请要见我,说是因为看到校报上刊登了一篇对我的访谈,里面提到我在50年前多次游历海外的事情。其中的一个男生后来真的去海外游历了一年半的时间,现在他已经顺利就业了,而且为自己的决定很骄傲。

都留文科大学现有学生3000多名,从日本各地到此就学的占9成左右。在我看来,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离开故乡到位于山梨县的都留文科大学来读书,对于他自身来说,其实也跟出国差不多,都是需要一种勇气的行动。比如说,从日本大分县到日本山梨县和从日本大分县去美国旧金山市,差别就只在距离和时间上,对于一个年轻人的心理考验是一样的。因此,不能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出国,就认为他们具有内向性,就认为他们“宅”。

过去,通讯不发达,人们在国内能够获得海外的讯息有限。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人们随时可以获得海外的讯息,也因此对海外失去了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的丧失,也可能是现在大学生不愿意到海外留学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中国的大学生不愿意到海外留学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一些。我更多的切身感受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大多充满朝气,喜欢读书,后来的中国留学生就渐渐地失去这种朝气了。现在,中国不仅经济发生了变化,国内获得海外讯息的渠道也不知道多了多少。因此,这些可能是他们不愿意出国的原因。

IT
 友情链接: 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光明网大公网文新传媒香港经济网欧浪网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