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总编辑 蒋 丰
在中国,60后、70后们最熟悉的日本老电影要数《幸福的黄手绢》了;在日本,人们的“昭和记忆”中也少不了《101次求婚》这一经典之作。在这些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中,有一位演员成功孕育出了平凡而不失精彩,内心善良丰富的日本好青年形象。他就是日本著名歌手兼演员——武田铁矢。
中年以后的他,又因为出演《3年B组金八先生》系列电视剧而走上事业巅峰。人们习惯性地对他以剧中人物“金八先生”相称,这在日本影视界也是不多见的。他是演绎人生的专家,只因心中有一位灵魂的偶像——坂本龙马。他说,这是他心中“日本人的样子”。在中日建交前,有一位访日的中国女青年曾为这个日本人而落泪。
10月30日,《日本新华侨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记者联袂走进武田铁矢在东京的事务所,倾听他心目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20年后的经典“求婚”
《日本新华侨报》:上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剧《101次求婚》,今年被中日电影人合作再次搬上荧屏,并已经在中国取得了好票房成绩。故事设定是原作20年后的“求婚”,您本人也参与了新剧演出。您对此做何感想?
武田铁矢: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高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是因为同一部影视作品或笑或哭的亚洲人。20年前的电视剧在台湾、印度和越南等地也收到了好评,我觉得那是因为剧中有一些亚洲共通的东西。比如欧美人喜欢“美女和野兽”,亚洲人则喜欢丑男和绝世美女的爱情。虽然这些故事带点童话色彩,但却是整个亚洲都能共鸣的内容,因此会受到广泛支持。
20年后的《101次求婚》,是一部经“异国人”之手改编的电影,而且也获得了成功。这就是我这种想法的有力证明。男主人公黄渤是一个淳朴而努力的青年,他略带木讷的神态也能引起日本观众的共鸣。而女演员林志玲的美貌,更是到达了神一般的境界。我读《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时,对虞美人的印象就是她这样的。
关于我参与演出的部分,我曾经问过制片人桂延文:我这么唐突地出场会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困惑?他却很认真地告诉我:没有那回事。一半观众都是在20年前看过《101次求婚》电视剧的人。你的出场反而让大家觉得安心。林志玲更是兴奋地对我说:有单身来观影的男观众,离开时满脸自信,仿佛他马上就能收获爱情一样;情侣观众离开剧场时肩膀靠得更近了。
我听他们说这些中国观众的反应,真是觉得谢天谢地。林志玲本人也在高中时代看过该剧的日语版。当她对我说自己曾经崇拜过我时,我真的是吓了一跳。
心目中“日本人的样子”
《日本新华侨报》:您非常崇拜明治维新志士坂本龙马,还曾经创作了关于他的动漫作品。在您的心目中,坂本龙马所追求的“日本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武田铁矢:我讲一个故事。在日本的高知县桂滨,人们为维新志士坂本龙马树立了一尊铜像。上个世纪70年代初,日中两国邦交还没有恢复的时候,一个中国大陆的青年代表团访日,特意要求到那里去看一看。当他们站在铜像前面时,其中一位女青年仰望着龙马,然后她的眼里就流下了两行泪水。作家司马辽太郎把这个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在日本这个亚洲一隅极小的岛上,一群被称为“武士”的人走在了亚洲近代化的最前列,而坂本龙马无疑就是跑“第一棒”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却在30岁出头被人暗杀身亡。司马辽太郎分析,这位中国女青年就是想到了这些而悲伤落泪。他评价龙马时称:“你的青春拥有让中国人都为之哭泣的价值。”我很喜欢这一段故事。
身在“远东”的日本人,却能令亚洲中心——中华民族的青年为之流泪,我觉得这就是日本人应有的价值。坂本龙马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能从任何人身上汲取知识。无论是敌是友,只要这个人能给自己关于“未来”的信息,龙马就会和他做朋友。我认为坂本龙马的这种态度就是“日本人的样子”。
反过来看,如果一位境遇很苦的中国青年来到日本学习,那么也一定会有日本人为他的艰辛努力而落泪的。不分人种地倾听、感同身受、竭尽所能地为帮助对方,这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价值。日本人都会把这些感情深藏在心底,这也是日本人的特性。像这名为坂本龙马哭泣的中国人,只要有一个那就足够了。她哭泣的样子仿佛就在我眼前,她一个人就能感染所有的日本人。
汉字是日中文化交流之源
《日本新华侨报》:您在中国的人气也非常高,很多观众都听过您唱的老歌,看过您演的影视作品。请问您一共去过几次中国,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您觉得中日文化交流在亚洲地域的重要性是什么?
武田铁矢:中日交流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去中国寻访汉字的语源。日本著名的古汉字学专家白川静博士曾说,汉字里凡是表达贵重物品,多以“贝”字为偏旁,也就是货币的意思。但据说这种贝壳无法在中国沿海采集,而是生息在冲绳群岛的小安贝。
也就是说,中国殷时代的人们,千里迢迢到冲绳来采集珍贵的贝壳,再带回去用作流通货币,又或是冲绳的居民借贝壳融入了殷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国界就是不存在的。殷文化衍生出汉字,将广域地亚洲文化融为一体,汉字圈的古老文明可以说都是由此而始。
我想成为一个“亚洲人”,而不是区分日本人、中国人或是韩国人。打一个比方,如果我是在冲绳周边采集贝壳的那个人,只要能对亚洲文化做出贡献,就已经觉得心满意足了。如果大家都能这么想,我认为文化交流就能良好地进行。
到目前为止,我总共去过4次中国。第一次是我30多岁时,到北京郊外的周口店去寻访北京原人的遗址。第二次是制作电视节目,在丝绸之路行走了一个月。日本人非常喜欢丝绸之路,看着塔克拉玛干杉木的“火焰山”,想象着《西游记》中的故事,我记得我曾在那里落泪。第三、四次都是在上海,包括最近《101次求婚》的拍摄。每次到中国都能结识中国朋友。大家都是很优秀的人,我喜欢通过他们接触中国式的教养文化。
不交流就没有理解
《日本新华侨报》:从去年起,中日关系受历史认识和岛屿问题影响而趋于恶化。您认为,两国民间应该如何深化交流,如何加强相互理解呢?
武田铁矢:中日两国民间交流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好的中国人”和一个“好的日本人”敞开心扉地交谈。不必一定要达成什么妥协或共识,只要交谈就可以。比如《101次求婚》的制片人桂延文曾告诉我,他曾在家乡洛阳为日本汉学者做向导,专门研究当地古迹。当他看到日本学者对汉字的热情,他也再次被本国文化所感动。当他对我说希望和我一起去看这些古迹时,我真的很高兴。
所以我认为大可将领土或民族问题放在一旁,双方先敞开心扉地交谈、交流。这样可以找到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也自然会加深。反之,如果双方时刻想着领土争议,以观察野兽的眼光对望的话,那就永远无法加深理解。放松下来,先从轻松愉快的话题谈起不好吗?我期待着这样的日中关系。
采访后记
听过武田铁矢的早期音乐作品的人都知道,他自小平凡普通,学习事业都不顺利。用他的歌词说,自己只是母亲的“笨蛋儿子”。但如今事业成功的他,心中仍深埋着对母亲的爱,和对自己精神灵魂的执着崇拜。这样的日本人,也一定会为中国人落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