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高端访谈系列
 
 
 
  打印 关闭窗口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创新正落到实处
——访东京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所长梶田隆章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5/27/2019 11:26:24 AM
 

2001年,日本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在“50年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消息一出,日本社会哗然,认为这个目标有些“忽悠”,“太过狂妄”了。然而,让日本人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是,从2001到2018年的17年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贝尔奖,不到20年的时间,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就已经完成了一多半。

这其中就包括日本东京大学梶田隆章教授利用超级神冈探测器发现中微子震荡现象,证实中微子具有极其微小的静止质量而荣获的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改变人类一直以来认为中微子不具有静止质量的认知,再次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范围。

然而,日本诺贝尔奖拿到手软的光鲜背后似乎也有阴霾笼罩。数据表明,日本近年的科研预算水平和论文发表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投入巨额研究经费的中国。身处日本科学技术象牙塔顶端的梶田隆章教授对于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科研拥有着切肤体会。日前,围绕中日科学技术发展的话题,我们《日本新华侨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有幸近距离对他进行了个人专访。

 

诺贝尔奖的传承、小柴昌俊的教诲

《日本新华侨报》:运用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前身——神冈探测器成功探测到中微子的小柴昌俊是您的恩师。他也因为这项伟大的成就毫无悬念的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与恩师的趣闻以及二位在培养青年研究人员方面的心得吗?

梶田隆章:我是从埼玉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小柴昌俊老师的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的。当时和我一起在小柴研究室读研的只有三个人,直到我读博士时才又有一位新人加入。所以当时小柴研究室的氛围非常轻松愉快,我们都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小柴昌俊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说:“绝对不可以浪费一分研究经费,永远不要忘记是日本国民在支持着我们从事研究。”当时我们所使用的巨型探测器——神冈探测器,是属于日本岐阜县废弃的神冈矿山建设的,那是个位于地下1000M处的巨大的圆柱形探测设施。如此规模巨大、耗资不菲的设施都是用日本人民缴纳的税金建造的。小柴昌俊老师让我们时刻保持着感恩的心,严于律己,不辜负日本人民对我们付出的心血和期待,而我也在将这样的精神传递给现在的青年研究人员。

 

日本诺贝尔奖已是夕阳红

《日本新华侨报》: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人科学家和移籍美国的日裔科学家共有18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种每年一人的频率让世界为之惊叹。为什么在日本能够诞生出这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呢?

梶田隆章:的确,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成为了诺贝尔奖的常客。但是这些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完成的,甚至还有更早的成果。20世纪下半叶,日本正处在泡沫经济的全盛时期。我认为当时经济上的充裕也让那个时代的研究人员能够静下心来自由的开展研究活动。

要赢得诺贝尔奖的青睐,需要在一个问题上常年进行潜心研究。就我的经验来看,那时的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对研究人员善待并且友好的时代。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日本进入到21世纪以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形势不再允许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无节制的开展这样的研究。大学里也出现了注重利益回报,消除浪费,消减成本的企业式运营氛围。2003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法通过国会审议,从2004年日本的国立大学开始作为独立行政法人开展运营。这项政策是出于日本政府希望增加大学间的竞争,激励大学拿出研究成果的想法而施的政策。然而到2017年,日本政府拨款给日本的国立大学运营补助费用被消减了1445亿日元。

从结果来看,这项政策让大学和研究人员再也不容易静下心来从事研究工作。这间接导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以及人力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难以立项。我认为,今后日本的大学想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重大突破将变得越来越难,像今天一样一年一个诺贝尔奖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中日科学技术交流的未来图景

《日本新华侨报》: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科研水平也获得了长足进步。科研经费的投入也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究人员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眼中的中日科研现状吗?

梶田隆章:如您所说,为了发展科学技术,是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的,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如果把2000年中国、日本、韩国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作为一个基数,到2015年,中国的投入则是增加了10倍,韩国也近乎增加了5倍,然而日本依旧是维持着2000年的投入水平。

日本政府在科研领域上投入的预算毫无增长,这也是近年来日本在基础科研领域难以拿出优秀成果的原因之一。与日本相比,中国无论是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还是论文数量,都有着惊人的增长。中国在我所进行的中微子研究领域中也开始有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日本新华侨报》:您认为中日间在科研领域的合作是否有其必要性呢?

梶田隆章: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科研主力国家,我认为今后日本和中国的科研合作将是极其必要,且力度将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我们在探测中微子时所使用的超级神冈探测器的研究团队中就有出身中国的研究人员。而同样位于神冈的,正在进行中的“引力波”探测项目中所使用的“KAGRA”大型低温引力波探测器项目中,也获得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大学研究人员支持。就像这样,无论是曾经还是未来,中国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和我们共同拓展人类的认知手段。我相信日本和中国之间的科研合作今后也会一如既往的一帆风顺。

在科研领域,我认为不应该存在所谓国际间竞争。今天的大型科研项目,如果不进行国际合作很难向前迈进。就像现在正在进行的引力波探测项目,尽管“KAGRA”已经是世界顶级的引力波探测器,但这样的设施不是只有一台就够的,在理论上需要在地球上相隔很远的距离放置三台这样的引力波探测器才是最理想的。这凸显出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习主席来日对两国人民来说都是幸事

《日本新华侨报》:今年6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到日本大阪参加G20峰会。他曾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您是怎么看待科技创新的呢?

梶田隆章:习近平主席抵访日本,是日中关系再上一个台阶的标志,对日中两国人民来说,也是皆大欢喜的一件好事。我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科技创新”,正在落到实处。目前,中国社会正不断出现各种让人耀眼夺目的创新成果。但是,我作为一名出身日本的研究人员,看到今天中国的科技发展状况时,常常会陷入一种思考——为什么今天的日本难以孕育出同样创新成果呢?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