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4日 第 10 版)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显示,23岁到28岁的海归群体正逐渐成为“海归大军”的主力,“95后”海归正式走入大众的视线。
经历了从国外回到国内、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双重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相较于同年龄段的国内毕业生,“95后”海归需要应对的挑战或许更多。这其中既有环境与身份的双重变化,也有“留学光环”褪色所带来的就业压力的增长。面对挑战,“95后”海归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应对考验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标签“不掺水”
打铁还需自身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国内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回国发展。如今,这一趋势更为显著,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归国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内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对“95后”海归来说,不仅要面对同是海归的求职者所造成的竞争压力,还要与国内毕业生竞争工作机会。想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主动从心里抛去优越感,提高自身竞争力。
杰斯敏(化名)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是一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海归。13岁起,他就开始在美国生活,今年刚刚归国。在杰斯敏看来,海归有很多种,“客观地说质量参差不齐”。在留学生群体中,不乏依靠巨大资金投入只为换得一纸文凭的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基本上所有公司都了解这种状况的存在,在面试时也会严加把关。”他说。杰斯敏坦言,仅靠“海归”二字对于找工作不会有太多帮助,是否拥有真才实学才是关键。
因为父母在国内经营着一家公司,杰斯敏回国后选择先进入自家公司,以锻炼自己和积累工作经验。这“近水楼台”也让他对于企业招收人才的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在平常人眼里,出去10年是海归,出去半年也是海归。但用人单位却知道‘海归’这个标签可能会有的‘水分’。因此想靠‘海归’标签投机取巧很难,归根到底用人单位看的还是求职者的能力。”
“喜欢”很重要
瞄准目标再发力
王欣(化名)是去年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硕士生。本科阶段她在国内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则选择攻读国际新闻专业,在求职中海外留学的经历给了她一定的帮助。在她看来,自己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好的英语水平,这得益于在英国的留学经历。
此外,她还拥有在英国的实习经历,这让她能够具备更好的国际化视野。她抓住了自身的优势,选择了如今这份媒体工作,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必须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就业方向,才能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关咏与王欣拥有相似经历,此刻,他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份国内大型酒店的管理岗工作。还在读书时,关咏就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照自己的既定规划找了一份实习工作。他的第一份实习是做酒店经理的助手,“虽然工资很少,但积累了很多经验。”关咏说。
谈起如何“看待”自己的海归身份,王欣认为,“敢拼”“敢闯”“想要尝试更多可能性”可能是“95后”共同的标签。这也生动体现在求职历程上,自己“喜不喜欢”,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求职进程中比肩薪水和待遇的重要因素。“只要喜欢做,薪水低些也无妨”是不少“95后”求职时的真实心态。
虽锻炼能力
留学时光也孤独
不少“95后”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出国留学意味着日常的生活起居都要靠自己打理。这虽然能够很好地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但是,也不免要以个人的孤独寂寞为代价。
对于杰斯敏来说,13岁赴美,自己租房子住,远在国内的父母除了给他支付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外,可以提供的其他帮助有限。“在美国一直都是我一个人生活,有时还会受到别人的欺负。”他感慨地说,“平日里生活也主要靠自己打理,我的车也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这些经历确实令我收获不少,但回报与付出也难说是否成正比。”
在海外独自处理一系列生活和学习难题的经历,磨练了不少留学生的心性和意志。“有人羡慕我们可以出国留学,但这其中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一位曾赴德国留学的学子在他的社交平台上这样写道:“那些想家的日日夜夜无处排解,但若是熬过来,回国后再碰上些类似的情绪就都不算事儿了。千里之外熬过的孤单,最终成了‘铠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