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中日两国各界的心。日本各界积极为中国防控疫情加油鼓劲、捐献物资,这类信息在中国社交平台得到广泛传播,给中国民众带来温暖,拉进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
纵观中日关系史,在灾难发生时,两国的相互援助,往往能够拉进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从而改善两国关系。无论是2008年四川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直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日各界整体上向对方现了非常积极、温暖的姿态,很大程度上融化了心理的坚冰。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向灾区派出第一只外国专业救援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特大自然灾害后首次接受外国专业人员救援。日本搜救队员列队在遇难者遗体前默哀的照片深深刻在中国民众心中。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向日本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并向日本提供了物资、捐款等。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的救灾工作得到日本民众的高度评价。
进一步追溯历史,可以在相关文献中找到类似的影子。清末光绪年间的1877—1878 年间在中国大地发生了特大饥荒,被称为“丁戊奇荒”“丁戊奇荒”“清末大饥荒”。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中国晚清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1878年3月20日出版的《假名读新闻》 发布《售药公司同盟公告》指出:“近日读报得知支那(在此时的日本,‘支那’并无贬义)遭遇大饥荒,人们生灵涂炭,陷入苦境。食死人之肉!,靠树皮果腹,甚至父子、夫妻因争食物而摈弃旧情,实乃古今稀有之大灾难。我日本国与支那交流已久,且是邻国。应有远见卓识,不能旁观。”“上至天皇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应为灾区捐献金钱、粮食。吾辈售药公司以仁术救人为己任。在他们危急存亡之时,绝不能坐视不管。无论多少,诸位捐献的金元连同涩泽等人的美意,可救该国之人民,尽邻国之信义,加深两国之情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日本也受到波及,出现了大量的被感染者。在一些社交平台,虽然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仇恨仇视言论,日本社会整体上非常理性、客观地看待疫情。日本政府、地方政府、相关政治家都积极发声,声援中国抗击疫情。这些声音在中国的微博、微信等平台得到广泛转发。日本民间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更是打动了中国民众的心,如日本一家商量在口罩货架的标签上用日语写的是“每人限购2个”,中文则写的是“每人限购3个”,每个货架的标签均是如此。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了商店对中国疫情的支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日友好城市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日之间的友好城市工作开展得十分广泛,目前已有250多对友好城市。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大分市等许多日本地方城市给相对应的中国友好城市进行了物资捐赠。即便是与南京市暂停交流活动的名古屋市,也表示“朋友有难,支援是当然的”,并赠予南京10万只口罩。日本捐赠中使用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标语,更是让中国民众感动。
灾难无情,但灾难发生时两国民众展现出的同情心,是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