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蒋谈廿四史(83):“让”的美德领衔本纪、世家、列传
——读《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随笔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7/28/2020 9:48:36 AM
 

进入《史记》卷三十一,就进入了司马迁开创的一个史学新天地。《史记》从卷一到卷十二,司马迁以“本纪”命名,讲述的是王朝以及帝王和相当于帝王人物的历史;《史记》从卷六十一到卷一百三十,司马迁以“列传”命名,讲述的是各种人物的历史;而位居其中的《史记》卷三十一到卷六十,司马迁以“世家”命名,讲述的仅次于帝王的诸侯人物的历史。显然,司马迁《史记》中的人物是具有等级的,用司马迁的语言表达就是“本纪”、“世家”、“列传”。这一点,是读《史记》的时候不能忽视的。

翻开“世家”开篇的《吴太伯世家》,可以知道“吴太伯”这个人的名字都已经失传了,只能够知道他是周代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司马迁肯为一个不知名字的诸侯写传,可见他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

据历史记载,此人善于揣摩古公亶父的心思,把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王公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这样就可以让季历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周文王姬昌。都说家中的老二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吴太伯担心老二不服闹事,干脆带着老二仲雍迁居到勾吴,从而成为吴国的第一代创始人。其后,周武王在位期间,深深地感谢这位“让位”者,追封他为“吴伯”,历史上也就称他为“吴太伯”了。

如果回观《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特别是司马迁着笔的尧“让”位给舜的故事,再续看《史记》卷六十一《伯夷书齐列传》,司马迁写下的伯夷叔齐相互“让”国的故事,就会发现司马迁在“本纪”、“世家”、“列传”这三个不同层次、身份的人物传记群中,都是把拥有“让”字美德的人放在开篇领衔的。

我想,司马迁肯定知道历史上权位很多时候看起来是按照顺序“继承”而来的,实际上是通过血腥的交战或者充满心机权术之斗而“争”来的。相比之下,更喜欢和谐与和平交接权力的司马迁,对“让”位更加推崇,因此也才有了精心选材后在《史记》中这样的人物布局。今天,当人们阅读《史记》的时候,不知是否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司马迁如此的苦心与用心?!

今天,我们这些成年的“草根”,可以煞有介事地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自己遇到房子、票子、车子、妻子、孩子,都还是要争一争、护一护的,能够“让”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些,与国相比,与帝位、臣位相比,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既然历史上有让“国位”、“帝位”、“相位”、“臣位”的人作为楷模,后世不应该继承“让”的美德吗?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人、事、物的时候,又有几人能让?有几人肯让?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庞大的“二十四史”,就是“争”的历史,“让”只是一个衬托。理解于此,阅读《吴太伯世家》就会感到更有味道。(2020年6月27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