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蒋谈廿四史(87):司马迁对叛乱夺权者也给予了同情
——读《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随笔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7/31/2020 6:05:45 PM
 

在中国封建社会,穷人家里儿子多了,并不一定就会富起来,反而成为家庭生活负担的几率比较大;富人家里儿子多了,带来的问题就会是争夺家产,尽管有‘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著嫁时衣”的说法,但那大多是得不到后的自我安慰;帝王家里儿子多了,肯定就要花尽心思斗智斗勇争夺帝位,那个时候手足之情都是跟自己没有任何毛关系的。司马迁在《史记》卷三十三《管蔡世家》为读者梳理、呈现了周文王十个儿子的事迹与形象。不幸让我言中的是,司马迁在这卷里面重墨书写了周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叛乱的经过,这与他在《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中重墨书写周公佐周的功绩形成鲜明的对比。

开创西周王朝的武王死后,他年幼的儿子即位,成为周成王。从法律的继承顺序上讲,这是没有问题的;从王朝的运营方面,他的能力就是零。这个时候,一方面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毅然出面摄政,辅佐周成王。另一方面是周武王的另外两位弟弟管叔和蔡叔出面表示不服。

说来也难怪,周武王是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世间常说老二在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但周武王却以老二的身份成功上位,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这势必会引起羡慕、嫉妒、恨的。管叔、周公旦、蔡叔是周文王的第三、第四、第五个儿子。周成王即位以后,老四周公旦以皇叔的身份出面辅政,这让紧挨其前后的管叔和蔡叔失去了心理平衡。记住,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上,“皇叔”常常是“宫廷政变”的代名词。而管叔和蔡叔的叛乱,也为我这句话做了注脚。

通常来说,史学家对于觊觎帝位、争夺帝位的人,总是运用贬笔给予负面评价的。但是,司马迁在本卷里面,写到“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这里的一个“专”字,是别有深意的。尽管司马迁在此前此后都写过周公旦的“贤”,但此处使用一个“专”字,则暴露出周公旦在辅佐成王过程中的“专权”行径。从辈分上讲,周公旦是皇叔,他感觉自己可以“专权”;从治国经验上,周公旦曾与周武王“左右辅文王”,也因而积聚了丰富的“专权”经验。但是,周公旦没有想到,当他放肆的“专权”的时候,他的兄弟管叔和蔡叔已经开始“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从这一点来说,管叔和蔡叔也是出以公心的。

要知道,管叔和蔡叔是被二哥周武王分封到前王朝——商朝的旧地,负责监视商代亡国之君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且“治殷遗民”的。他们同样是被周武王极其信任、并且赋予重任的。所以,管叔和蔡叔并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周公旦。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敢对周公旦的“专权”发出“疑”问,进而“挟武庚以作乱”。本来让他们监视、镇压的对象,现在成为他们发难叛乱的道具。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司马迁对叛乱夺权者用如此的笔触,显示出其作为史学家的独到眼光。

原来,周公旦也是有疵瑕的。(2020年7月1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