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
 
 
 
  打印 关闭窗口
洪炉点雪魔术师藏锋敛颖科普人
——记中国青少年航模教育竞赛活动总裁判长董洪锋
作者:胡玮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8/17/2020 5:24:33 PM
 

观科普,术为本,普则兴。自嘲“误”入科普三分之一世纪,已然学子遍天下的董洪锋老师,其实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科技为内容,以人为主角,在这个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科普舞台上,几十年如一日,演绎着一曲精彩的“现代文明戏”。

由此看来,这位令学子洪炉点雪,始终藏锋敛颖的中国科普界名人,在授业、解惑、竞技之外,更像一位孵化梦想、传道启智、翱翔飞天的魔术大师。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如歌。驱车前往“中国百强县第一”的昆山市,采访中国青少年航模教育竞赛活动总裁判长董洪锋老师时,感到又要聆听一首人生之歌了。曲调势必优美,曲风指定浓郁。如今,这首歌的主人公正处于惜时如金的岁月,比起讲述,他更愿意去“做”;比起怀念,他似乎更愿意“行动”。而我们只能撷取片章歌词,点滴故事,以飨读者。

 
(带队集训是董洪锋的“日常标配”)

中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昆山做过县令,正是在这里计算出蜚声中外的圆周率理论;“匹夫有责”国家主义的提出者,是清学“开山始祖”、昆山人顾炎武;被誉为“电脑大王”的王安,在哈佛大学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全电子计算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昆山人;这些开时代先风的动人故事,留在中国发展史上的进步瞬间,无疑凝聚着一种硬核的昆山创客精神。

从这个维度来说,在董洪锋总裁判长身上,既有硬核的实力,更有魔幻的魅力。前者自然不必赘述,魔幻则是他默默演绎一名科普教师的坚实足迹,精耕一片科普教育的广阔天地,擘画一种启蒙教育的华丽篇章。

 

一、科普扬帆:从科学老师到创办少科院

故事还得从一所实验小学开始讲起。20多年来,它取得的科普成绩蜚声业内,这在中国并不多见。难得可贵的是,在一份份科普成绩单里,人们不约而同会提及董洪峰的名字。

“参加科普活动时,常常遇见以前的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学生家孩子。没想到,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记得在实小上过我的科普课堂,心里蛮感动的。”董洪锋口中的“实小”,便是昆山市实验小学。

这里,是他科普之路的起点,自然倾注着浓厚的情感。“刚分配到实小时,我教中文。后来,科学课比较缺师资。我决定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路走了几十年。”

彼时,他走出师范学院校门,中国仍然实行计划分配的就业安排。此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中国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亟待增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科学老师既是香饽饽,又仿佛像个“烫手山芋”。

毕竟,一门新生学科的成长,势必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怎么把准课程定位,怎么合理开展教学,如何建立层级沟通机制,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如何兼顾校内校外教学,在追求教学成效的同时,还要确保安全。一个庞杂的教学相长设想,摆在他的面前。

 
(积极参与各地航模赛事活动)

相比其他学科,科学课程既有校园教育属性,还有社会教育的外延。甫一开始,他便绞尽脑汁,探索化大科普为活课堂,进而落地为一次次科学体验课,努力争取机会,尝试带领学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2001年——为适应中国科技体育教育新趋势,身为科学教师的董洪锋倡导成立校级少年科学院,为当地科技体育的发展倾心助力。他运筹帷幄,把科技活动、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技术课整合在一起,成立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模型制作、健康教育五个研究所,多达十三个实验室。

当校级少年科学院上升为市级少科院,他进一步结合科普实际,提出许多务实的理念和规划。在一份提交给上级的报告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要整合学生家庭、社区及学校,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学科课堂教育,拓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为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提高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提供有效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看得出来,运行管理少科院近20年,有很多吃螃蟹的经历,也有过收获的喜悦。科普二字,在他这里,就是诚恳地搞研究攒学问,手把手传帮带,在点滴坚持中给予学生科学的启蒙,思维的启发,人生的启迪。

不夸张地说,在“实小”三十年的工作生涯里,他是老师,也是教练;既是参赛领队,也是竞赛裁判;既是课程设计师,还是科普推广员。他带队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参赛,参加各地会议活动……他是这座“中央厨房”的总厨,中餐、西餐、定制餐一肩挑。

走进位于昆山市黑龙江北路的科普实验室,一眼便望见多旋翼、固定翼、直升机,各种航模停在起落架上。设计制作航模的器具琳琅满目,既有相对常见的热熔胶枪、美工刀、KT板、电烙铁、真空泵、切割工具、夹持工具,还有电磨削、精密仪器、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各种控制系统,俨然是一个活生生的“科普战场”。

 
(摄于昆山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左为董洪锋老师)

时下,机器人编程竞技、无人机航模、航海航模,新兴科普领域层出不穷。但航模运动,是董洪锋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同行的昆山航协秘书长马建文说,为设计制作一架优秀航模飞机,董洪锋老师常常四处搜寻。为了减轻机体重量,又不降低航模性能,他寻找东南亚热带雨林出产的一种轻木片;为了破解新难题,学习新技术,他走访各地航模专业队,深入航空院校,只求一个科技的原理,一场竞赛的经验,甚或一个科普的机会。

 

二、从校园到青科协:与中国科普事业共成长

“一路走来不容易,回首过往30多年,我们还算做一些内容丰富、推陈出新的科普实践。80、90年代,开展哈雷彗星观测、阳澄湖水文观测、机器人科技竞赛,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我们推动航模运动科普竞赛。应该说,顺应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昆山科普工作正进入新的阶段。”言谈间,他一如既往地谦逊。

其实,设计出彩的科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充满奥妙的学问。既要着眼当下的科学趋势,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科普活动中去。这里面涉及点线面,非常多。“当孩子看见人类居住的星球之外,哈雷彗星犹如一道光彩夺目的闪电,拖着一条神采奕奕的“尾巴”,书写壮丽的踪迹,也许就为理想加持成长的视野。”

在总裁判长看来,科普实践让孩子更贴近世界。站在星空下,科学观测,这些概念才是鲜活的,这些数字是体感的,这些知识是立体的——哈雷彗星每隔76.1年环绕太阳一周,人一生中用裸眼能看见两次,在1986年哈雷回归之后,将在2061年再次回归,知识愈发活灵活现。

“后来,我们开展阳澄湖水文观测实验,有关江、河、湖、海的各种水文要素,学生们在一次次动手测量、用心观察中,获得知识应用的。”的确,水位、流向、流速、含沙量、降水量、气压,一个个科学定义不再停留于文本;一份份水文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不再是枯燥的数据堆砌。从这里,孩子们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环境变迁,藉由科普应用,走进人文浩瀚的天空。

对于科普二字,大多数人的理解可能是一场知识普及活动,一个纪念节日,抑或一趟科技馆之旅。比如在中国,每年5月中旬会举办声势浩大的 “全国科普日”活动,也有“世界空间周”、 “科技活动周”。在日本,每年4月18日有隆重的“发明日”活动,还特设“科学技术周”。

当然,遍布中国各地的少年宫、科技馆,还有译丛、图鉴、百科、大系、数字出版物等各类科普读物,也是科普事业的重要力量。但,校园科普、青少年科普,有着独特的体系和作用。

“和一般科普的不同,我们可能更精细一些。要把真实工作经验教给学生,怎么规划和制作模型,怎么团队协作,甚至怎么管理实验室。”董洪锋指出,科普实践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参与科普,让同学们理解: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做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里,让人联想起一个叫DIKW的知识管理模型。DIKW是Data、Information、Knowledge和Wisdom的合称,也就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如果我们把青少年科普看作一座餐厅,传统课程就像提供信息、知识的标准套餐,而自带探究属性的科普课,似乎更多是数据搜集、智能应用的定制营养餐。

成绩有目共睹,掌声荣誉在外。对此,他总是淡定从容。“应该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编写校本课程,参与竞技比赛,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取得一些不错的成果。从少年科学院走出一批专业运动员,有些进入中国国家队,代表参加世界比赛,也获过一些奖。但这些都过去了,科普之路还很远。”

 

三、藏锋敛颖:把中国航模运动不断推向世界

采访当天,恰逢昆山航空运动协会举办2020年第一期无人机飞行专题培训。董老师亲自站台,为来自城管、水务、媒体等单位的公务人员,耐心讲解航模运动相关知识。

 
(摄于昆山俊龙航模俱乐部,董洪锋给学员们授课)

航模飞行器,原本机械色彩偏浓。即便这样,也无需很花哨的PPT,就能在他一个个鲜活又风趣的实例里,化高深莫测的航模运动为一堂互动性极强、知识颗粒感够高的科普大讲堂,简单易懂,通俗易学,掌声不断。

“的确,航模是一个先进技术的集合。但我们的航模培训,就是要把高深的技术,新兴的概念,讲得明白,说得准确,找到技术与生活的衔接点,埋下科普的种子。”他这样说道。

虽已过知命之年,他依然每天沉浸于科普研究,时常参加全国各地的行业会议,并且每周带队集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和家长,慕名而来,追随这位中国航模运动界的标杆人物。他们深知:为了训练,每次天微微亮,就陪同学员们在训练基地忙碌起来,这样的名师太少了。

疫情之下,科普人在行动。“我们计划筹办2020年华东地区海模竞赛,目前正在紧张沟通每个环节,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竞赛,为我们昆山科普添彩。”

采访行将结束,谈及科普人对于幸福二字的定义。他的答案只有15个字,却意味深长。他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健康的体魄,和谐的家庭,热爱的事业。接着,他耐心地给每一个选项,分享一个自己人生轨迹里的精彩故事。

和我们道别时,他手拿一副刻着单位名字的搪瓷餐具,去食堂用餐。搪瓷餐具上的红底白字,属于许多中国人一个时代的印记。而他留给我们的背影里,何尝不是一代中国科普人纯粹的热爱与坚守呢! (文:胡玮 图:马建文)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