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蒋谈廿四史(121):“俗儒”遇到“弱帝”的历史时分
——读《汉书》卷九《元帝纪》随笔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9/11/2020 4:05:34 PM
 

儿子与老爸的学识素养不一样,因此主张也就不一样。这种事情在今天的家庭中屡见不鲜,在古代的家庭中也有。比如说,班固在《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就这样告诉后人:汉元帝刘奭小时候,与他父亲汉宣帝刘询就是这样的。

刘奭8岁那年被汉宣帝立为皇太子。民间的孩子是“七、八、九,厌似狗”。皇帝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就可以成了作为“接班人”的皇太子,多少有点人让人嫉妒的。当然,这是玩笑话。

抓人眼球的是,成为皇太子的刘奭长大以后,“柔仁好儒”。前面两个字说的是性格,后面两个字说的是爱好。如果在今天的家庭里说儿子“好儒”,父母一定美得合不上嘴。但当时在皇帝家中,曾成为了父子冲突的直接原因。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皇太子刘奭就很不以为然。有一天,趁着陪父皇用餐的机会,刘奭从容进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没有想到,父皇翻脸比翻书还快,“作色”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么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德政’呢?况且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说完,汉宣帝长叹一声:“乱我家者,太子也!”这段皇家内部的“儒法斗争”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佳话。也不可否认,有的儒生越读书,变得越迂腐。做皇帝的,大多喜欢“与时俱进”,不愿意受到旧条条旧框框的约束;读书的,总愿意显示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引经据典地说些过往的事情,庞引博征地说些海外的事情。殊不知只要是能够印证皇帝现在心愿的“故事”,那就越多越好;否则,讲得越多就越证明自身的“俗腐”。

果然,在接下来的“宫斗剧”中,汉元帝重用的儒臣萧之望在与皇族史高和宦官的联手的政争中败下阵来,最后自己不得不自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得知自己喜爱的儒臣被害死以后,汉元帝是用痛哭流涕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愤怒与悲伤,一个“弱帝”形象显现出来。

继之而来的是汉元帝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信任儒臣改变为信任宦官,他以为这些宦官“弃根无家”,只会忠于皇帝,没有想到失去了生命传承之根的人对权力的欲望更大,他们见风使舵,左右逢源,结党营私,影响朝政,从此开启了汉王朝宦官与外戚联合擅权的先河。其实,对于汉元帝来讲,信任儒臣也罢,信任宦官也罢,都是从对他人的“不信”开始的。

汉代的“俗儒”遇上“弱帝”,出现了什么情况?班固的说法是:“孝宣之业衰焉”。也就是说,汉代的中兴之业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是儒之过?还是帝之过?(2020年8月5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