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政治人物的健康、死亡相关信息,一直是媒体误报的重灾区。晚晴重臣李鸿章于1901年11月7日去世,而在他去世前9个月的1901年2月1日,《朝日新闻》就误报“李鸿章于1月30日去世”,这段历史不广为人知。
《朝日新闻》的报道指出:“三十日午后八时五十八分驻天津记者发,李鸿章本日午前九时逝去。”当日的《东京朝日新闻》还大篇幅刊发了《李鸿章伯爵之讣告》,讣告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并配有李鸿章的大幅画像。在讣告的第一段,《东京朝日新闻》介绍了新闻背景:“李鸿章伯爵病死的电报如上面栏目刊载,根据三十日晚间八时五十八分驻天津记者给本社发的电报,李伯爵三十日午前九时去世。”
一般来说,重要政治人物去世后,官方会正式发布信息。但《东京朝日新闻》报道李鸿章于1月30日去世后,不但没有正式的官方信息发布,甚至有消息指出李鸿章将出席外事活动,很显然《东京朝日新闻》关于李鸿章死讯的报道为误报。于是《东京朝日新闻》就开始对李鸿章去世的报道进行纠正。这种纠正又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报纸仅发布“北京最近消息”,指出李鸿章死讯“怀疑出自讹传”,并未明确为“误报”。在第二阶段,《东京朝日新闻》于2月6日刊发“关于李鸿章伯爵痊愈”,解释了之前李鸿章去世的报道的决策过程,明确为误报,并进行了道歉:“本社为自己的疏漏深感惭愧”。
这个时期的国际报道,很大程度上受落后的通讯技术的制约。加之局势的扑朔迷离和主观偏见,《朝日新闻》在误报李鸿章死讯之前,就屡次踩到误报的红线。《朝日新闻》早期国际报道的发稿方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稿件邮寄,一种是电报发稿。当时《朝日新闻》可使用的有线电信线路主要有两条:(1)大阪-长崎-(海底)-对马-(海底)-釜山-京城-仁川;(2)大阪-长崎-对马-上海-芝罘-天津-北京-山海关-义州-京城-仁川。据《朝日新闻社史》记载,第一条线路中,当时朝鲜境内的线路受中国清朝管辖,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延迟和断线;第二条线路绝大部分都在朝鲜和中国境内,因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原因,经常出现线路不通的情况,通讯技术的掣肘是造成误报的原因之一。
冒险的“新闻抢跑”导致误报。重要人物去世的相关消息是新闻误报的重灾区。重要历史人物的去世,官方都会发布消息。但媒体通常不甘于在官方公布消息后再进行报道,而往往选择“新闻抢跑”。在政治人物健康状况不佳时,通过收集观察其公开露面情况、蹲守医院、甚至小道消息等方式,进行综合判断。在《朝日新闻》误报“李鸿章去世”事件中,在收到“天津特电”时,因没有正式官方消息,也没有驻北京记者的消息,编辑对李鸿章逝世的消息可信度“多少感到疑虑”。但当时,日本各界高度关注李鸿章的动向,他曾赴日谈判,并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在中国获得的巨大利益,往往与“李鸿章”三个字有关联,人们对李鸿章相关信息高度关注,《朝日新闻》还是选择了冒险。
在“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谣言传播等新闻伦理问题受到新闻传播学界高度关注。一百多年前日本媒体关于李鸿章死讯的此次误报事件,对当下新闻传播依然有警示意义。 (本文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