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高端访谈系列
 
 
 
  打印 关闭窗口
在“灾情外交”中开创公共外交新局面
——访中国驻新潟总领事孙大刚
作者:蒋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  发布时间:12/19/2020 2:00:50 PM
 

在日本东北地区有着“雪国”之称的新潟,中国驻新潟总领馆已经开设整整十年了。近日,日语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与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联袂行动,在2020年即将收官的12月16日,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来势凶猛之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了中国驻新潟总领事孙大刚。下面是访谈摘要。

中国双循环将为日本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蒋丰: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您作为一位外交官,怎样看待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变化?您对新一年的中日关系有什么预测和期待?   

孙大刚:中日两国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近年来,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的基础上总体保持改善发展势头。这种向好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民间的各层级各层面交往中均有所体现。我自2017年2月就任驻新潟总领事以来,通过与领区各界的广泛接触和交流,在地方一线切身感受到了中日关系的积极变化。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日之间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分歧和复杂敏感因素,仍需双方加强建设性管控,妥善把握和处理。

即将到来的2021年,对中日两国都具有特殊意义。中方将迎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日方则计划举办因疫情延期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信这将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创造更大市场机会。新的一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依然严峻的疫情挑战,希望中日双方在公共卫生、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各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助力区域经济复苏。期待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与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好惠及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注重地方外交民间外交的针对性

蒋丰:在中日外交大格局中,中日“地方外交”与“民间外交”始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您在担任总领事期间,对推动中日“地方外交”以及“民间外交”注重在哪些地方发力?、地方交流,做了哪些事情?请您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中日“地方外交”的重要性。

孙大刚:民间友好和地方交流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两国交往历程中,以民促官、以经促政、以地方促中央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因为这样,促进地方交流合作始终是我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我馆领区与中国的友好城市数量已经达到42对。近年来,“新潟县上越市•吉林省珲春市”、“新潟县三条市•重庆市巴南区”已经结成新的“友城”,“福岛县喜多方市•江苏省宿迁市”已经签署了建立“友城”的意向书。在推动传统的中日友城交流基础上,我馆广泛开展各类地方交流、民间交流活动。

第一,我馆长期致力于打造领区特色品牌交流活动。2015年起,我馆每年春节前夕,邀请国内相关省市的代表团赴日参与“新潟春节祭”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其中,前三届为室外展台,后三届为室内文艺演出。今年初,孔铉佑大使携夫人出席了“新潟春节祭”并举办演讲会。“春节祭”活动始终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向领区民众展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生动的中国形象,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2016年至2019年,我馆以“朱鹮杯”命名,围绕中日友好主题,每年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迄今举办了中日摄影展、征文大赛、中日青少年书画交流展以及中文演讲比赛。希望通过“朱鹮杯”系列活动,为中日民众、特别是两国青少年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友好的未来在青年。2016年至2019年,我馆每年邀请领区内的青少年访华,根据各地特点精心安排访问行程。我馆邀请2011年“东北大地震”灾区的福岛县、宫城县青少年赴华时,专门访问了同为大地震灾区的四川省汶川县;邀请新潟县青少年赴华时,特意访问了朱鹮在中国的故乡陕西省洋县;邀请山形县青少年赴华时,访问了有友好省县关系的黑龙江省。这些日本青少年在各地参观访问时,与中国同龄人面对面地交流,对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团员表示,通过实地访问,认识到了一个与日本媒体报道不同的中国,希望今后为增进两国友好作出贡献。

在“朱鹮杯”与领区青少年访华团这两项品牌活动的基础上,2018年以来,我馆结合日本的传统习俗“忘年会”,在年末举办历届“朱鹮杯”获奖选手及访华团团员交流会,我们按照日本的习俗把它称为“友之会”,这样就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友好感情。

第二,我馆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促进地方交流。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我馆紧扣纪念缔约40周年主题,于当年上半年举办“领区四县中日友好交流大会”,邀请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发表主旨演讲,邀请曾任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随行记者的《新潟日报》社长小田敏三、曾参与三江平原开发的新潟县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山辉也等友好人士讲述亲历的中日地方交流故事。于下半年举办领区首届“中日媒体交流会”,邀请时任驻中国驻日本公使郭燕作主旨发言,并组织多家中方媒体,赴佐渡市采访朱鹮种鸟运抵日本情况,积极宣介李克强总理在访日期间达成的这个重要友好成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馆以此为主题,陆续举办了纪念演讲会、成就图片展、国庆招待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2020年遭遇百年大疫,在此特殊形势下,我馆迎来建馆10周年。围绕这一时间节点,结合避免举办聚集性活动的防疫要求,我馆围绕“七个一”开展主题公共外交活动,具体包括“一本纪念画册、一张纪念光盘、一封总领事署名信函、一次专访、一篇报道、一系列新媒体推广和一份纪念品”。近年这些紧扣时间节点、主题鲜明的交流活动,从地方层面,为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我馆重视挖掘领区特色的中日友好资源。领区四县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友好传统深入人心,为我馆推动地方交流和务实合作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宝贵财富。以我馆所在地新潟县为例,这里不仅是“中日友好的象征”朱鹮的自然栖息地,也走出了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编纂《大汉和词典》的汉学家诸桥辙次、创作《北国之春》的音乐家远藤实等诸多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知名人士。近年,我陆续出席了佐渡朱鹮野生放归10周年纪念仪式、田中角荣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诸桥博士纪念汉诗大赛颁奖仪式和远藤实纪念歌谣大赛等活动,并协助推动中日双方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交流,努力为传统友好元素注入新的活力。

地震外交走向疫情外交

蒋丰:新潟总领馆建馆不久,就遇到了2011年“3•11东北大地震”。当时,首任总领事王华积极推助了中日“地震外交”。您在任期间,日本遭遇跨越国境的世界性的新冠肺炎疫情。请您介绍一下总领馆开展“疫情外交”的情况。

孙大刚:我馆于2010年6月24日正式开馆,开馆10年来主要经历两次重大考验,一是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这场大灾,二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疫。

“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内相关部门坚强领导下,我馆根据使馆的指挥部署,与我各驻日使领馆通力配合,共抗震灾。时任总领事王华带领的全体馆员展现出极强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掌握灾情、组织撤离、协调设立安置点,并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累计协助5200余名灾区的中国公民安全回国,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付给驻外人员的光荣使命。时任全体馆员在这场救援行动中展现的“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也成为我馆历任馆员始终秉承的优良传统。

如果说当年的“3•11”是一场“遭遇战”,那么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可谓是一场“持久战”。疫情暴发后,我馆将保障领区中国公民的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畅通与领区各界的疫情紧急联络渠道,搭建我馆涉疫工作网,强化疫情期间的领事咨询服务与领保工作力度。并面向广大领区华侨华人留学生,多种形式开展防疫宣传,多渠道了解其实际困难,着力解决疫情下我公民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我馆持续推动中日地方间开展抗疫合作。在中方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馆大力协调领区各级政府、友好团体及友好人士通过捐赠医疗物资等方式驰援国内抗疫,着力疏通物流渠道,提供政策建议,发挥驻外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疫情在日蔓延后,我馆积极协助国内各界对日支援防疫物资。国内与领区各界互援医疗物资的时间跨度,一直从今年1月底持续至7月初。据我馆不完全统计,互援物资总数已超过145万件,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疫情中展现的两国人民患难与共的情谊,表明了中日友好有着坚实的民意基础,反映了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我馆还积极探索公共外交的新形式,进一步拓展“疫情外交”的外延。除上述提到的紧扣时间节点,以特殊方式纪念建馆10周年之外,我馆还大力推动中日地方间以视频连线方式开展“云对话”;通过广泛邮寄各类书信函电,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拉近与领区各界的“心理距离”;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渠道,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抗疫故事。例如今年3月,我馆开通了官方推特账号,运营以来反响良好。这些疫情下的“非接触式”外交,促进了民意相融、民心相通,并为“后疫情时期”的中日地方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蒋丰:显然,“自然灾害”与“疫情”正在成为中日两国外交中的新内容。您认为未来中日外交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问题?您具体有什么建议吗?

孙大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再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正如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一样,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是中日两国人民、乃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也是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缩影。面对大灾大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尽善尽美,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类作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才能战胜各类重大风险考验。

我期待中日两国在此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如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呼吁的那样,真正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差异,共同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总领馆就是华侨华人的坚实靠山

蒋丰:在新冠疫情蔓延以后,总领馆与管区内的华侨华人有什么互动?请您具体介绍几个例子,说明这次总领馆在疫情中领保工作的特征。

孙大刚:新冠肺炎疫情在领区蔓延以来,我馆与领区华侨华人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领区华侨华人以实际行动声援祖国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发生后,我馆领区四县新潟、山形、福岛和宫城的华侨华人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疫。新潟华侨华人总会、新潟县中华总商会和宫城华侨华人联合会的代表专程到馆递交募集的款物,其中不乏医用防护服等紧缺物资。有力支持了国内防抗疫情,也彰显了领区同胞的爱国热情。

第二,我馆大力支持领区华侨华人做好疫情防控。疫情在日暴发初期,日本市场防疫物资紧缺。为安抚我领区内中国公民的紧张情绪,我馆紧急调配了1.3万只口罩,支援领区华侨华人留学生群体。其后,我馆陆续向领区留学生寄出3300余份健康包(约含10.6万件物资),实现留学生群体全覆盖。并通过领区各侨团,向确有需要的华侨华人累计提供了4.8万件防疫物资,坚定了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我馆着力做好防疫指导与疫情下的领事服务。我馆在馆网开设“疫情信息专栏”,及时发布疫情相关的领事提醒,通过微信工作群等方式与领区华侨华人就各地疫情动向实时保持联络,并举办“领区侨团线上交流会”,加强以防疫为主题的预防性领保宣传,发挥好领事协助志愿者在联防联控中的作用。疫情期间,我馆接听了6000余通领事咨询电话,回复了800余封咨询邮件,妥善应处多起涉疫领保案件,并通过“绿色通道”为有特殊紧急情况的领区华侨华人提供必要的领事证件协助。努力做到疫情形势下领事服务不缺位,领事保护不缺席,切实践行“外交为民”宗旨。

截止目前,我领区四县暂无中国公民确诊。这是领区全体华侨华人年初以来,始终对疫情风险不松劲、不懈怠,共同努力取得的防控成果。当前,日本冬季疫情来势汹汹,单日确诊人数与重症人数屡创新高。希望在日华侨华人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继续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非必要外出和参与聚集性活动。

在中国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也愿意在此祝愿旅日华侨华人同胞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

采访后记

十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与《日本新华侨报》和中国驻新潟总领馆有着密集的交流,也可以说是中国驻新潟总领馆发展的见证人之一。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驻新潟总领馆十年来经历了当地多次罕见的灾情,但他们恰恰从中打造出总领馆“灾情外交”中“公共外交”的特色,给当代中国外交史上凭添了一个闪烁耀眼的亮点。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