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访问,顺便问过当地人,是否知道高一涵,多数人竟然回答不晓得,便觉得对他的宣传不够。新文化运动健将,安徽籍有三人,除大家熟知的陈独秀和胡适之外,还有高一涵。章士钊回忆说:当时,高、李(大钊)齐名,海内号甲寅派。
民国前后的人,时兴用笔名,笔名出名后,就干脆把笔名当真名,高一涵与陈独秀一样,都是笔名,不过都保留了姓,这一点与鲁迅(周树人)不同,共同的都是留日学人。
高一涵(1885~1968年)的学籍名叫高永浩,安徽六安人,从小读私塾,1905年废科举之后,便到省府安庆,就读安徽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前身),1910毕业,翌年,高一涵自费赴日留学,在明治大学攻读政法,于1916年获得大学文凭,成为系统接受西方政治学说的几位学者之一。
受陈独秀等人的影响和提携,高一涵在日就读期间,写大量的评论文章投稿,一吐为快还能获得稿费,越干越起劲,高一涵亦先后参与《苏报》、《民立报》、《独立周报》等的编辑工作,人脉越来越广。讨袁 “二次革命”失败后,1913年,名流章士钊再次流亡日本,1914年,章士钊与陈独秀等在东京创办《甲寅》月刊,后来,高一涵与李大钊成为《甲寅》的得力编辑和撰稿人,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文章,甲寅派作家由此形成。
1915年2月11日,为反对日本侵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称帝,留日学人在神田青年会馆,发起成立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前身),高一涵与李大钊负责主办总会会报《民彝》。
1915年,陈独秀回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鼓吹科学与民主。1916年春李大钊辍学回到北京,高一涵拿到毕业证后启程回国,初夏时节,与李大钊汇合,一起受聘办《晨报》。1917年初《甲寅》在北京创刊,章士钊自任主编,李大钊和高一涵又与章士钊继续合作。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新青年》随陈独秀入京,这帮东京的华人文友又汇聚在北京。由于李大钊时政文章太尖锐,《甲寅》不得不停刊,于是这批人尽被陈独秀网罗到《新青年》和北大,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钱玄同、沈尹默、周氏兄弟等一批留日学人加上留美的胡适,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启了新文化运动。前后九卷的《新青年》,高一涵发表了28篇,其中,有脍炙人口的《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九一七豫想之革命》、《非“君师主义”》等文章。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这批文人一分为二,陈独秀和李大钊转为马克思主义者,高一涵和胡适仍坚持西方自由民主政治。高一涵主张:主权在民,反对国家拥有绝对权力,认为国家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只是保障人民权利的一个工具,因此,不可以牺牲和损害个人为代价来成全国家。可能由于这样的思想,他与李大钊分别后,去了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等学府任教。著有《政治学纲要》《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书。
1949年后,高一涵历任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废除了这些学科,他被调到行政部门,先后担任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民盟副主委,1959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高一涵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
相比李大钊被绞,陈独秀被抓,高一涵幸得善终。不管他们的主张如何,这批留日学人都为中国的思想进步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