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
 
 
 
  打印 关闭窗口
【书评】当我们能够俯瞰东亚历史的时候
——浅评王晓秋《东亚历史比较研究》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5/5/2021 10:11:30 AM
 

真快,近日重读北京大学教授王晓秋《东亚历史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才感到岁月的流逝。此书,马上就要出版10年了。都说“十年磨一剑”,不知道王晓秋教授是否有新的一剑又要出鞘呢?!

我很喜欢王晓秋教授的著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就购买了他的《近代中日启示录》(北京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那时,我正在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文学系主任加藤祐三教授手下读“研究生”(日本大学里的“研究生”相当于中国大学里的“进修生”),并且着手翻译他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黑船异变》(岩波新书,1988年2月第一版),其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日本开国小史》之名出版。

“黑船”,今天在中国提起来,虽然还达不到尽人皆知的程度,但在文化知识界已经是相当地有名了。但是,我翻译此书的时候,日本史的相关书籍都很少见,“黑船”一词更是知者甚少。因此,出版社的编辑建议将书名改为《日本开国小史》。

那时,我对美国“黑船”打开日本近代国门的这段历史,也是彻底的“小白”。正是王晓秋教授的这本《近代中日启示录》,给我指点了许多日本专有名词的中文对应之词,并帮助我捋清了一些历史的脉络,成为我人生学养中一本极为获益的书籍。

大约从那十年过后,我又购买到王晓秋教授《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这本书的内容与《近代中日启示录》的内容有一些重叠之处。而王晓秋教授的《东亚历史研究》一书的内容,则与《近代中日启示录》和《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两书的内容有重叠之处。

怎样看待一位作者在不同的著作中出现重复的内容?有人把这称为是“炒冷饭”,看作是作者的一种“投机取巧”。我则认为这是当下中国图书市场机制的问题。好书难找,看到一本好书后,几家出版社一齐下手,最后得胜的只能是一家出版社。但是,“败下来”的出版社也不甘心,几年之后让作者或者“改头换面”,或者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又有新书问世。对作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扩大宣传”;对出版社来说,这也是一种“利益”;惟有对读者来说,特别是我这样“追星”般的读者来说,多少有些遗憾的。

王晓秋教授《东亚历史比较研究》一书收录了15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文章题目中出现“东亚”二字,一篇是《东亚国家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另一篇是《十九世纪东亚各国对外意识的比较》。这两篇文章堪称此书的“重磅文章”,或者是文与题符的“压书之作”,值得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学者与读者反复阅读。

坦率而言,人们对今天狭义的东亚关系——中、日、韩(朝)的关系仍有许多“头痛”之处。但是,这些“头痛”的问题,并非是今天偶然生成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王晓秋教授运用比较之法,抓住“近代”时间关键词,从中日韩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政权背景、文化背景等等,如“庖丁解牛”般把握大势,梳理脉络,点击要穴,让人们“从历史中得知未来”。

一本书,传递知识点固然重要,披露自己的观点也很重要。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润物细无声”的叙述过程中渗透一种方法论。王晓秋教授在这部著作中透过15篇文章,传授给读者一种观察东亚地域问题的方法论——俯瞰。要能够高站位,熟悉中国历史并从中国历史中走出来,俯瞰三国历史,细细比较,就会产生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般的新知。

前面我谈到王晓秋教授《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东亚历史比较研究》三书当中有不少内容重合的地方。但是,我更推荐王晓秋教授为这三本书籍出版的时候分别撰写的序言。这些序言,篇篇都有新鲜感,也可以看到作者的“用心”和“苦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王晓秋教授在《东亚历史比较研究》一书第11页中提到朝鲜1895发生了“壬午改革”,到第60页又说朝鲜在1895年发生了“乙未改革”。这其中的“壬午改革”,应该是发生在1882年的。■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