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几张记者抓拍的照片悄悄的火了——一位小伙子一边观看比赛,一边手指飞动织着“毛活”。照片中这位眉目清隽的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为队友助威的英国跳水运动员戴利。7月26日,戴利/马修组合夺得东京奥运会跳水比赛男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结束了比赛的戴利,立即在个人社交账户发布照片,他为自己的金牌织了一件“毛外套”,一面是英国国旗,另一面是日本国旗。三场比赛,织了三件不同作品的戴利,让网友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到赛场之外对于生活的热情,也引发人们对于奥运意义的深层讨论。
奥运会的意义,在于完成对自己的超越
8月1日,亚洲飞人,一战封神。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完成历史性的奥运百米跑后,对着镜头,用拇指和食指做出一个手势。这神秘的手势传递出怎样的“密语”,外界莫衷一是。“每次超越自己一点”,苏炳添如常地解释着。苏炳添被封神,得到对手和邻国观众的尊重,是凭借对自己的不断超越,0.1秒的提升,实现了黄种人——亚洲人跑进奥运会的梦想,即使没有奖牌,依然完美诠释运动的魅力。
与中国射击运动员杨倩并肩出战的队友王璐瑶,遗憾无缘决赛。她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文字“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并配以一张自拍照,没想到却引来一场网暴。比赛失利的当事人放下过去,重新出发,勇敢面对未来,为什么其他人反而不能?!作为一名运动员,没有人比她更渴望比赛,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
另一方面,在奥运首战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落后于俄罗斯选手加拉什娜的杨倩,一直没有放弃,凭借稳定的发挥,在最后一枪反超,射落第一枚东奥金牌。她超越的不是发挥失常的对手,而是不放弃的自己。
奥运会的意义,在于享受比赛的过程
看到58岁的“沪上阿姨”倪夏莲享受与17岁韩国小将的艰苦对战,网友在戏称“祖孙大战”的同时,致以深深的敬意。移居卢森堡的倪夏莲,远离家国荣誉的羁绊,支持她站在奥运赛场的,只有对运动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挑战。无独有偶,奥地利科研工作者安娜•基森霍费尔在没有教练没有团队的情况下赢得女子公路自行车的冠军,也全因她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
“高龄”复出的传奇运动员丘索乌金娜在完成了为儿子治病的心愿后,曾宣布退役。但“头一晚对所有人说我要退役了,一夜醒来,又改变了主意。”尽管宣布退役前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上,她仅仅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尽管那个时候,她已经37岁。里约奥运会,延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丘索乌金娜都不曾缺席。46岁的丘索乌金娜关注的不再是成绩,而是“享受奥运赛场再次为她奏响的舞曲”。
奥运会的意义,在于更广泛的参与
来自所罗门群岛的运动员查利森•伊罗,尽管只取得小组倒数第一的成绩,但他完全享受这次参赛的过程。所罗门没有游泳池,伊罗只能在大海里练习游泳。大海情况复杂,无法准确计算时间,也没有其他训练者做参照物,如盲人摸象一样练习的伊罗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落下阵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伊罗并没有丝毫的颓唐,来到东京奥运会,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对于推动所罗门游泳运动的普及有着积极的意义。东京奥运会后,伊罗有了新的目标,要在所罗门办游泳培训机构,要让那里的孩子们爱上这项运动。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和商业价值和国家利益的捆绑愈加明显。曾几何时,刘翔因伤退赛,众说纷纭。他背负的,不仅仅是13亿中国观众给予的期待,还有数家押宝在他身上的品牌商的利益赌注。除了单纯的竞技胜负,是太多衍生出的“精神”和“意义”,让运动员背负了太多原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压力,也把一些天才运动员架上神坛,又重重摔落深渊。
“更高更强更快”的奥运精神,是永不服输的人类创造无限可能的动力,但正如人们一再提起,却常常忘记的那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奥运会,应该变成真正意义的全民运动的盛会,而不仅仅是竞技的赛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