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奥运时间总有一些与之关联的花絮飘来,本届东京奥运会不少人似乎对运动员所获金牌的材质特别用心。可能与东京奥组委发布的一项善意公告有关,希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在颁奖仪式上不要用牙去咬金牌,原因是金牌并非全部用金打造,而是一种合金的环保材料制成。其实,这也是从防疫的角度对运动员的一种保护措施。说者或许无心,听者却有意,于是引起了一些关于奥运金牌材质的猜想与讨论。
从字面去解,金牌应该是以金为主要材质铸造而成,少加一点其他金属也能接受。但是,从更深、更积极的奥运精神去理解奥运金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他的材质便显得不怎么重要。无论奥运金牌的含金量多少,也不会有金牌获得者以市场行为计算商业价值。在实际运作当中,可能有的主办国家注重金牌的材质,而有的国家看重其文化含量,也有的国家更多的注入设计理念,使金牌随着时代脉搏不断变化。千变万化,不离其宗,金光闪闪的金牌外表一定是以更快、更强、更高、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为核心价值,没有哪个运动员会因为金牌材质的不同,偏爱那一块奥运金牌。
在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诞生了两块跳高金牌,或者说是两位运动员分享了一块跳高金牌。卡塔尔的巴西姆和意大利的坦白里在常规赛中跳出了完全一致的好成绩。在冲击新的高度失败之后,裁判员征求他们是否加赛的意见,卡塔尔运动员巴西姆问裁判可以有两块金牌吗?裁判点头称是。于是,两位伟大的运动员共同拥有了奥运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块跳高金牌。他们说,“我们的梦想都实现了,这是运动精神的真实体现,我们在这里传达了这样的理念。”当然,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感人故事的一幕,背后却是意大利运动员坦白里在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受了重伤,被医生告知将不可从事跳高运动。永不服输的意大利小伙战胜了伤病,再次与他的好友巴西姆一起站到了奥运赛场,跳出了惊人一致的佳绩。
不知道如何计算这样的金牌分配方式,是一人算一块还是一人按一半去分享。但可意想到,无论怎样计算,这块金牌的份量绝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加一大于二。巴西姆和坦白里以他们的文明智慧,诠释了新的奥运精神。奥运金牌是用不朽的奥运精神铸就的,与材质无关。奥地利运动员安娜•基森霍夫为她的国家赢得125年以来的第一块自行车比赛的金牌,但是没人想到,像英雄一样冲过终点的安娜,是一位孤胆英雄,在她的身边不要说没有训练、生活、陪练之类的保障团队,甚至没有队友。在她的国家,练自行车运动的只有安娜一个人,平时训练、生活都是一个人进行,连到东京参加奥运会都是一个人来的。137公里的自行车赛道,4个多小时赛程,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安娜,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越世界冠军,夺得奥运会金牌。安娜说,“一个人参加奥运会是很孤单,我的精神就是参加奥运会,我成功了,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金牌,比什么都重要。”
只和自己比,安娜一直这样鼓励自己。奥运金牌的价值在于对奥运精神的弘扬,谁能掂得出安娜获得的这块自行车金牌到底多重?(作者系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