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说案谈法】日本名校突发考场血案的背后
作者:在日中国律师 颜丹丹  来源:日本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1/18/2022 12:32:23 PM
 

1月15日,是日本2022年高考的第一天。在677个考场里,总计超过53万名考生参加为期两天的高考。

与中国“一锤定音”的高考模式不同,日本的高考模式是“分段选拔”。首先,所有应试者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共通考试”。这个考试考查的不是知识量,而是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即从思考力、表现力、判断力这三大方面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之后,考生们还要根据报考志愿,分别参加国立大学的二次考试和私立大学的单独考试。只有共通考试和二次考试或单独考试都合格的情况下,才算真正走过了“独木桥”,才能升入大学。

正因为这样,1月15日的考试,是迈入大学门槛的第一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数年寒窗,成败一举。但就在这一天,却发生了令人发指的考场血案。

日本时间当天上午8点半,在考场之一的东京大学校门前,一名来自名古屋市某所私立高中的高二年级男生(17岁),持刀刺伤了两名考生和一名考场工作人员。随后,三名受伤者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行凶者被当场逮捕。

据报道,受伤的两名考生分别为18岁的男生和女生,他们来自千叶县,与行凶者并不认识,事发当时也没有发生任何的矛盾;而被刺的工作人员是一名72岁男性,伤势较重,需要接受紧急手术治疗。

行凶者被逮捕后供述称:“我想过搞出这件事后就一死了之。”警方怀疑,这名年仅17岁的高中生之所以会采取无差别袭击的方式滥杀无辜,很有可能是因为学业不顺利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态。目前,行凶少年被逮捕时所涉嫌的罪名是“杀人未遂罪”而非“故意伤害罪”,可见警方经过现场调查等初步认定,行凶者无论在犯罪动机上,还是作案手段方面,性质都是相当严重的。

尽管事发时间距离正式开考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没有影响到东京大学考场的考试进行,但对于目睹了这起惨案的部分考生来说,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而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府,不仅是诸多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学术殿堂,也是很多家庭奋斗数年的教育目标,在高考第一天就发生了随机杀人事件,虽然存在一定的偶发性,也足以让人心有余悸。

对此,日本文部科学大臣末松信介在案发当日就召开了临时记者会,要求警察厅彻底严查考场周边的安全警备,并将根据受害学生的要求提供包括补考在内的救济措施。而关于考场的随身物品检查措施,末松信介表示,因为担心此举会对考生造成心理负担,所以强硬实施会比较困难。

如果说这起惨案当中“不幸之中尚有万幸”,那就是行凶者的当场被捕避免了更大的惨案。据东京都警察局称,凶器是一把菜刀,除此之外,行凶者随身还携带了一把可折叠的锯和折叠刀,以及几个装有可燃液体的塑料瓶,这些液体总计3升,一旦被点燃,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见,这名17岁高中男生的行凶,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处心积虑;他所说的“搞出事件”并不只是砍伤几人,而是预谋更大的惨案。虽然杀人未遂但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而对于可燃液体可能导致的纵火案来说,因为被及时阻止,所以刑法上只能是“犯罪预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21年12月17日发生的大阪纵火案,同样是滥杀无辜的心态,同样是处心积虑的准备,同样是一死了之的决心,因为“犯罪既遂”让包括凶手在内的27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来日本都以良好的社会治安享誉世界,但近年来无差别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行凶者的年龄也呈现低龄化,虽然身份背景有所不同,但都存在一种不被社会接受的心理状况,从而选择极端方式反击社会。

在日本,黑社会等暴力组织被称为“反社会势力”,一直以来人们也将反社会的概念与此类特定组织相联系。但在法律术语背后,“反社会意识”已经成为不容疏忽的危险意识形态。与“反社会势力”的组织化不同,“反社会意识”的载体可以是任何个人,包括本起考场惨案的制造者——学生。如果说打击反社会势力是政府职责,那杜绝反社会意识就需要全民参与了。■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