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东京的中心,也就是中央政府机关云集的千代田区霞关,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高楼。它的高度有147米、楼层有36层,名字就叫“霞关大楼”。
有的朋友会说,这样高度的大楼,今天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处处可见。这话没有错误。但是,我更想告诉大家,这座大楼是1968年4月完成的,是日本第一座超高层大楼。
对于有着“地震王国”之称的日本来说,“霞关大楼”在当时是一座颠覆了地质学和建筑学常识的大楼。对于投资建设的日本三井不动产公司来说,这座大楼至今都是他们企业的骄傲,被称为是该公司具有“金字塔”意义的建筑。
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正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经过“战后复兴”进入到经济高速成长的时代。1964年,日本新干线通车;1964年,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1964年,日本三大电器——电视、冰箱、洗衣机开始普及;1964年,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切,是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标志。
但是,日本当时也有自身的苦恼。那就是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增长,城市化也是突飞猛进。位于东京中心的霞关地区,出现了许多中央政府机构,成为了东京的政治中枢。不过,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着“地震王国”之称,担心地震会带来城市楼房建筑的倒塌,所以做出了一个楼房建设高度不得超过31米的限制性规定,这个规定在当时又被称为“百尺规制”。
既然不能够盖高楼大厦,那就只能建矮楼小厦。问题很快出来了。伴随着这种楼房的大面积建设,东京城市中心地域的空地和绿地都在显著地减少,街头那种宽松、宽敞、宽广的风景已经成为过去,城市环境逐渐地恶化起来。
2022年3月14日,日本三井不动产公司的社长菰田正信先生在《日本经济新闻》的“明天的话题”上发表了一篇小文,题目就叫“霞关大楼”。他在文章中告诉读者,当时,如何兴建超高层大楼,是日本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日本产业面临的创新机遇。
为此,日本积极进行创新研究,在建筑上提出一种“柔构造理论”。其实,这就是一种建筑上的“抗震新理论”,或者叫做“耐震新理论”。在此之前的“刚构造理论”,着眼的是建筑物对地震带来的摇晃的抵抗;而“柔构造理论”着眼的是建筑物对地震带来的摇晃的吸收。
如果用更形象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面对不同级别的地震,不是考虑让建筑物以如何的坚固度进行对应,而是让建筑物犹如柳条般伴随着地震的摇晃而摆动,将这种破坏力顺势散发出去。
菰田正信社长指出,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建筑物抗震理论的创新,实际上它却带来了日本大型电脑的诞生,带来了日本建筑上H型钢的诞生,带来了一种被称为不再承重的幕墙的诞生,带来了一种塔式起重机的诞生,带来了一种多层电梯遇震升降管理机制的诞生。也就是说,这样一座“霞关大楼”的落成,意味着日本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
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再看看中日两国一线城市都已经高楼林立,就可以再次感受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前导,是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投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