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艺术体系中,除了古典交响音乐之外,歌剧与芭蕾舞更属于高雅的艺术享受,也是全世界艺术舞台上PK的主要项目,从而引起人们对能容纳这两种高雅艺术的场所非常重视。世界各国都将自己的歌剧院刻意打造,使其无论在艺术水准还是建筑风格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在如此众多的歌剧院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脱颖而出,为世界之音乐最高殿堂做出了贡献。它是全世界歌剧与芭蕾舞的金字塔尖,堪称真正的艺术最高殿堂。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1860-1868年,属于新文艺复兴式风格。这座高雅的艺术殿堂座落在维也纳市中心步行街的最前面,紧临维也纳环城大道,是老城墙推倒后的第一桩建筑。
1869年5月25日,维也纳国际歌剧院举办了隆重的落成典礼,首演莫扎特著名的歌剧《唐璜》,那个场面之壮观,迄今为止无与伦比。因为,今天不会再有皇帝,不会再有世界最著名的音乐艺术界的大师们前来参加,他们都已作古。
说到国家歌剧院的建设,还有一段使人啼笑皆非的往事。
当年参与设计歌剧院的设计大师是出生于今天布达佩斯的August Sicard von Sicardsburg 和出生于今天维也纳的Eduard van der Nüll (感觉如何,帝国的边界不仅仅只是今天的疆域),这二位都是不得了的人物,他们在维也纳留下了很多著名建筑。
俩人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兴致勃勃地设计,并立刻破土动工,工程进展顺利,速度飞快。就在此刻,环城大道也顺利地修建到了这里。
就在人们为工程顺利,大道与国家歌剧院对接而高兴时,建筑大师们惊讶地发现,由于设计歌剧院时忽略了与环城大道地基高度的比例,歌剧院原有的台阶低于环城大道,原设计方案中辉煌的高台阶不存在了。无奈,工程必须继续,两位设计大师只好硬着头皮按期完成了歌剧院的建筑。
1868年初,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迎来了兴奋不已的皇帝陛下(茜茜公主的丈夫),当他看到了因失去高台阶而毫无辉煌气派的歌剧院时,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不过,皇帝非常有教养,他冷冷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怎么给我造了一座火车站呀。
皇帝的冷嘲热讽更使媒体推波助澜,此刻,全世界似乎都在嘲弄这座美轮美奂的火车站。
两位建筑大师更是冷汗频频,心率加快,于战战兢兢,魂不守舍中度过了不到数十日,分别于1868年的4月和6月相继离开了人世。
皇帝一句不悦之言,吓死了两位建筑大师,而他老人家后来却也经常来御封的火车站听歌剧,还结识了几乎伴随他走完最后一段生命之途的女歌手,此情此景真使人啼笑皆非呀。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历史中也曾被战火摧毁。它没有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礼,躲过了就在家门口的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爆炸的硝烟。可惜呀,这座美丽的大型艺术殿堂却没有躲过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5年,盟军开始了对纳粹的最后一战,在维也纳与奥地利纳粹军团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整座城市也几乎被夷为平地。
由于紧邻当时著名的盖世太保总部,盟军在轰炸维也纳盖世太保总部大楼时,殃及了无辜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整座建筑伤痕累累,大火冲天。
二战结束后不久,当维也纳美丽的多瑙河上还不时飘浮起因饥饿而死去的尸体,市内黑市买卖猖獗,人民还在想尽办法解决起码的生存问题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就在这个时候要动工修复。在严酷的生存问题前,维也纳人响应政府号召慷慨解囊,他们拿出最后的铜板,拿出自己珍爱的物品,捐助维修歌剧院修复。国家歌剧院迅速重建,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1955年11月5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终于浴火重生,再一次开始了她更加辉煌的新生。
首场演出相当轰动,演出的节目是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这是奥地利人民借用大师的名著,为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不光彩的行为努力做解脱,歌剧的故事诠释了奥地利人民的心声。大师的歌剧真的能够挽救他们,消除战争中的阴影吗?
不管怎样,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第二次复活,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邀参加首演的贵宾中,有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后来的美国总统杜勒斯。
从这一刻,全世界人民对奥地利有了新的了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人民的行为给予了原谅,大师的歌剧其实也为后来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打下了一个看不见的和解基础,以至于到今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依然会使人们想起那个时代,想起她为整个国家做出的贡献,人们依稀还能看到在那个最艰苦,最使奥地利人民忐忑不安的日子里,她的浴火重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几乎起到了挽救奥地利的巨大作用。
然而,两百多年的战火,赞誉以及辉煌,世界大师级的音乐家,指挥家们走马灯般地出出入入,马勒、卡拉扬,小泽征尔等大师们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给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带来了名誉和欢呼,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如节日时燃放的焰火,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上空永不消失。
走进国家歌剧院,印入眼帘的便是华丽的楼梯间,拾级而上,眼前一片精美的壁画:左面是芭蕾舞,右面是歌剧场景,它们诠释了歌剧院承接的艺术范围。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属国营企业,每年政府资助大笔经费,以保证歌剧院为维护其国际地位而必须的财政支出。
歌剧院内红色座椅,圆形包厢式剧场,舞台对面巨大豪华的皇帝专座,皇帝包厢里镶嵌着弗朗兹约瑟夫私人LOGO,体现着这座剧院华丽高雅的皇家气派,以及艺术水准。歌剧院还特意为茜茜公主修建了一个私人吸烟休息室(她真的吸烟)。
曾几何时,国家歌剧院也与金色大厅一样,演出期间可以随意走动进出,甚至吃喝,像咱们的茶馆。到了1911年,国家歌剧院修建了两座非常华美的休息厅,大理石厅的墙上镶嵌的壁画,展示了歌剧,芭蕾舞的演出场景;挂毯厅,以手工编织的挂毯,再现了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歌剧院最华丽的部分是音乐家走廊,在这里,四周都是世界顶尖级音乐大师们的半身胸像,每位胸像上方展示着大师们最经典的歌剧作品剧照,唯独莫扎特,在他的胸像上方有两部歌剧剧照,人们无论如何无法将他的艺术作品分出等级,只好多出一部以表示对大师的尊敬。在这里,您会肃然起敬,感悟什么才叫艺术巅峰之圣殿。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长期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并拥有自己的芭蕾舞团,合唱团,甚至裁缝团队。在国家歌剧院附近,还有一幢建筑作为歌剧院的博物馆,储藏了越来越多的演出服装。
除这些之外,难道国家歌剧院就没有什么趣闻?有,当然有,并且,这种趣闻还每年都要轰动一次,比如轰动世界的传统趣事——歌剧院舞会。
歌剧院舞会始于1814年的维也纳和会,自开始就倍受关注,一关注还就上百年。
舞会每年二月举办,盛况空前,是整个欧洲舞会季中的高大上。全世界的政界、商界,艺术界、影视界,甚至体育界风云人物都踊跃前来参加,不让来都跟你急,那气派,戛纳电影节的红毯秀都略显逊色。
身着黑白两色华服的150对俊男美女,迈着优雅的华尔兹舞步走进舞场,拉开了舞会的序幕。
这些俊男靓妹不是维也纳芭蕾舞学院的学生,也不是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演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是自愿报名而来。这炫目耀眼的亮相,吸引了很多年轻男女,每年报名参加人数非常踊跃。他们不但得不到任何补贴,还要缴纳近千欧元的报名费,如此可见维也纳歌剧院舞会的世界地位多么显赫!
有一些数字,更具体地诠释了歌剧院舞会的档次:
歌剧院舞会可容纳5500位宾客参加,站票每位290欧元;每个包厢1万至2万五千欧元不等;香槟一杯200欧元。
各人服装费用,平均1千五百欧元至2千欧元左右,据说一杯矿水或可乐的价格都不一般。
这些天方夜谭般的奢华,以及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而刻意追求的刺激,也迎来了不少负面声音。
奢侈的舞会引来众多非议,国际慈善机构,绿色和平保护组织,甚至普通民众以及有识之士,每年也同步组织起来,进行抗议。
您可以想象一下,剧场内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首饰叮当,华服炫目;剧场外,警察戒备森严,剑拔弩张,抗议声声,群情激奋。
更多人坐在电视机前,以事不关己的姿态,饶有兴致地观赏着这类似冰火两重天般的实况转播。
今天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给您带来的不仅仅是高雅的艺术,还有维也纳人对过去辉煌的依恋,他们喜欢这种混合物,以矛盾的心情面对每年一度的,向世人炫耀的场面,他们真的喜欢在这座艺术殿堂里忘却今天的自我,怀念旧日的辉煌。
在维也纳游览,您的视线最难躲过的就是音乐场所,国家歌剧院、皇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维也纳音乐沙龙等建筑。一不留神,您忽然会看到在这些建筑物正面大门上方挂着一幅黑色长条旗帜。
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怎么其他建筑上没有呢?这种好奇的确不能算怪,因为黑色的旗帜飘扬得不是地方,飘得不明不白。那么,为什么在这些音乐场馆门前悬挂黑旗呢
这些黑色的旗帜是欧洲的一种传统文化,是用来纪念某一位著名音乐大师,作曲家,著名已故指挥家,是大师们的逝世纪念日的标志。
早在公元14世纪,黑色的旗帜在法国就开始流行了,当时的意义是为了纪念那些在可怕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死亡的人们。
后来,黑色逐渐改变了意义,在18、19两个世纪中,海盗猖獗,他们的旗杆上悬挂了带有骷髅的黑色旗帜。再后来,德意志民族拿来做德意志精神和自由的象征。在欧洲大陆上,黑色以各种不同的意义,在各个领域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含义。
如今,为纪念所有已故音乐大师们和音乐艺术家们,人们在所有著名的音乐厅馆,歌剧院的大门上方悬挂黑色旗帜以示纪念。(作者系欧洲资深华语导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