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作弊超一千次的背后,暴露了日企入职的弊端
作者:王亚囡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2/7/2022 2:58:35 PM
 

不久前就职于关西电力公司的一位28岁男性职员的被捕,燃沸了日本社会舆论。这位名叫田中信人的普通职员在过去四年间接受了超过4000件替考委托,堂而皇之地赚了一千多万日元。

作弊、造假,固然应该遭到整个社会的唾弃,但更危险的是令舆论哗然的田中信人,绝非个例。日本职介公司disc针对12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有三成的受访者回复自己身边就有人从事线上替考。

往深了追究,日本经企界担心,这样的造假事件将有损日本企业的全球形象,引起国际伙伴的不信任,尤其是在远程工作越来越普遍的时代。

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田中信人曾经就读于京都大学这样的名校,拥有硕士学历。毕业后,先是进入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工作,后又进入关西电力。不得不说,既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也对用人方的测试现状相对了解。田中信人在2022年初,收取了一位20多岁女大学生4000日元的费用,替她参加了入职面试中的能力倾向测试。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疫情的出现更是从侧面推动了各种远程业务的开展。天涯变咫尺,天堑如眼前,节省了物力精力的远程办公和网络面试,确实非常人性化。而据日本大型求职信息平台Mynavi统计,有超过八成的就职者参与了网络面试。舆论在讨论线上替考案件时,自然不应该因噎废食,因此而取消远程业务。

出现田中信人这样的替考者,并且能不断接到委托,从侧面证明了替考的结果是同时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这也进一步反映出日本目前存在的两大社会问题。一方面,日本企业入职难,辞退也难。求职者仅凭面试及测试就顺利获得心仪岗位,从此过上恪守年功序列的无忧生活,也将“严进宽出”的日企用人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展露无遗。

另一方面,大多数求职者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完全能够胜任招聘岗位的工作,他们之所以铤而走险找人替考,只是无法适应入职时的能力测试。那么,过于程式化的能力测试,究竟将多少有实力的求职者挡在门外,这类面试制度是不是应该做出调整了?!

其实,有关求职者在进入日企时要接受能力测试的诟病,一直不绝于耳。入职日企时的能力测试通常包括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两大部分。语言能力部分,测试求职者在日语环境下使用日式思维理解分析的能力。非语言能力部分,则主要是考察逻辑思维和数字处理能力。对于那些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外国留学生而言,难免有种刻舟求剑的委屈。业界人士与其担心日企形象受损,不如深刻讨论入职测试中所存在的弊端吧。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