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当日本的“蛰居族”遇上“老龄化”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5/29/2023 11:01:30 AM
 

屈指计算,日本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已经超过15年了,是重磅落地、实锤夯下的全球名副其实的“老化国家”。其中,“孤独”成为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关键词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还有一个与之密切关联、不可忽视的词,那就是“封闭”。

在日本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囿于家中、深陷孤苦的80岁、50岁阶段的两代人同时不幸成为老龄化进程中的“困难户”,使“8050问题”成为日本涉老龄化官方文件里的新概念。它的无奈在于,作为子女一方的老人,已经沦为“蛰居族”;作为父母一方的老人,则以高龄支撑家庭和孩子,导致老龄难题的双叠化。2018年1月发生在北海道札幌的82岁老母及52岁女儿因营养不良等同时衰死于家中的事件,就十分典型地反映着其中的悲剧。

日本“蛰居式”老龄化问题严重的背后,有着诸多社会、文化特有的诱因。一是家庭结构老龄化的普遍趋势不可逆,使两代人同时陷入老龄泥潭的概率大大增高。二是蛰居病态在现代日本十分突出,几乎演绎成为一种新的“日本文化”,“闭门不出”的“蛰居族”在日本全国近150万人,是加剧老龄化问题的“定时炸弹”。三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不减,让越来越多的两代人家庭直面解决温饱的现实问题,“小啃老”、“老供小”现象交织。

造成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日本也在试图用多种方式缓解与应对。首先,在心理精神层面,打造更有针对性的咨询疏导体系。调查显示,“蛰居族”自我封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上学、就职等不适应或失败,也有疾病等身体原因和社恐等性格因素。在老龄化背景下,个人和家庭对外信息传递和主动沟通乏力,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对此,日本推动并倡导加强地方区域性应询工作,盘活福祉会等窗口服务,强化社区互动,前置压力端口,防止家庭和个人“单打独斗”,集机制力量提供更好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

其次,在社会活动层面,循序渐进推动“走出去”。“蛰居”的尽头,很可能就是“孤独死”。恢复正常的社会关联是推动“蛰居族”回归正常的第一步。近日,日媒关注东京江户川区尝试用元宇宙手段为“蛰居族”提供自愿、自由交流平台的做法,也反映出日本社会为帮助“蛰居族”突破心理障碍所作思考。

最后,在物质生活层面,将完善基础保障作为最硬的手段。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老龄群体的核心关切,也是避免悲剧的最关键之处。除上述措施外,日本正加紧制定首部支援手册,面向“蛰居族”及其家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援助。同时,在老龄化对策的大盘子里,对养老设施建设、护理人才培养、居家医疗服务等加大投入,充实完备其“手段库”。

还有学者指出,日本社会过分强调集团性、一致性、统一性,也使“蛰居族”对自身与周边的格格不入难以启齿,把痛苦与纠结内化,从而逐渐走向封闭。在这样的文化担忧中,“8050问题”之后,日本社会接下来也恐将继续面临“9060问题”。如何应对,考验日本这个老龄化大国的智慧,也为面临同样课题的其他国家提供着参考。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