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范长江不能跨不过香江
作者:徐迅雷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8/8/2023 1:52:50 PM
 

8月6日,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结业典礼在杭州举行。8月1日至6日,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学校的24名香港学子,组成采访团,奔赴杭州、嘉兴、宁波等地,实地感受“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别样魅力。(据《浙江日报》报道)

人, 屋内, 立つ, 女性 が含まれている画像自動的に生成された説明

“范长江行动”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从2014年开始行动,今年适逢第10个年头。传媒学子的足迹已遍布全国上百个城市,为香港和内地青年交流搭建起新桥梁,更为两地广泛的交流合作拓展新空间。

一如既往,“范长江行动”的“内地行”是“多地行”,今年不仅有“浙江行”,还有“甘肃行”“内蒙古行”“中原行”“江西行”。

——在甘肃,传媒学子们采访“河西四郡”,打卡千年丝路“花雨”,感受西部发展成就,解锁中国文化密码,共话陇港青年友谊。尤其是寻访敦煌,充分感受“敦,大也;煌,盛也”的千年文化。

——在内蒙古,传媒学子们首次集体见识了察右后旗的优美风景、独特的乌兰哈达火山草原地质,一望无际规模种植的马铃薯,集群发展的望山民宿,真切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博大。

——在中原大地,传媒学子们走进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等地,感受中原大地山河壮丽,了解灿烂的中原历史文化,领略中原独特的风土人情,学习精深奥妙的少林太极……

这次“浙江行”活动,内容尤其丰富:在一周时间里,学子们走访阿里巴巴集团、西湖大学、“枕水人家”乌镇、宁海艺术乡村、运河财富小镇等地,参观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比赛场馆,体会“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魅力所在。

杭州媒体《都市快报》的报道中,留意到一个细节:大公报副总编辑赵汝庆在参观亚运场馆时,注意到篮球场馆中设置的无障碍设施,觉得很贴心,“这些细节体现出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行走大地,读懂中国。传媒学子们用年轻人的生气勃勃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一路交流,一路拍摄,一路书写。“我手写我心”,他们秉承的是范长江“记者永远在路上”的精神。

范长江是《大公报》知名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杰出的新闻战士、老一辈记者的典范。1935年,26岁的青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完成非凡的“西行漫记”,足迹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5个省区,以一个记者的敏锐而独特的眼光,写就中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中国的西北角》。

如今,中国新闻记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即以范长江的名字命名;而将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就是为了纪念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记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

范长江与香港的缘分,就是1941年他到香港参与创办《华商报》。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办报理念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退步”;《华商报》“本想办得灰一点,但办起来还是红了”。之后香港沦陷,范长江转道桂林、上海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在1946年回到了延安。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今天我们要讲好两地交往交融的故事,“范长江”就不能跨不过香江。没有交流就没有合作,失去交流就会带来“焦虑”。最好的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多向的。所以,“范长江行动”今后应该从“单向交流”拓展到“双向交流”——在香港的传媒学子进行“内地行”,在内地的传媒学子能够进行“香港行”。

内地好多青年学生只知道小品演员“潘长江”,不知道新闻巨子“范长江”。若干年前,杭州有一份企业报招聘编辑记者,笔试时有一道题目问的是“范长江是谁”,结果有应聘者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闹了大笑话。如果能让更多的内地传媒学子到香港交流学习,相信习得的东西会有不少。

如今,香港到内地的交流比较活跃。就在8月4日,香港西泠学堂暑期游学班开学典礼暨作品展开幕式在杭州举行,来自香港的艺术学子们欢乐相聚于西湖孤山,切磋技艺,共话印学。“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香港西泠学堂创办于2017年,当时身居香港的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国学大师饶宗颐,以百岁高龄为西泠学堂题名并揭牌。从2018年开始,香港西泠学堂每年组织学员到杭州西泠印社进行暑期游学,加强了杭州和香港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

打破有形无形的隔阂,珍视双向的沟通交流,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双方的共识,这是必须的;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更需要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

有沟通、交流、学习,才有合作、发展、进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在他的《中国与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一书中,直言历史上“中国统治者对自身的伟大文明充满自信,从不热衷于向其他国家学习”;傅高义赞赏的历史场景是,国家之间相互“欣赏对方、学习对方、大海无波、和平共存”。在今天,在一国之内、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傅高义的理念同样具有学习参考价值。(作者系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特约评论员)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