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核污水海洋排放的观察与管见
作者:王景贤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9/25/2023 9:16:09 AM
 

9月8日,东京及福岛等六个地区的151名日本民众,在福岛地方法院对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提起了诉讼。诉讼内容是要求禁止东电将处理后的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起诉书中指出,核污水排海行为降低了渔业价值,侵犯了民众在无污染环境中和平生活的权利。除要求政府撤销排海许可外,还要求撤销所谓相关设施合乎检查的认可,并停止继续向海洋排放。这是8月24日东电在政府支持下开始海洋排放后,日本发生的第一起法律诉讼,原告方宣称10月底将进行追加诉讼。

以日、美、韩政府和日本的支持派民众为主的声音认为,已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认可,排放后各指标在标准以内,故应尊重科学支持排放。东电公司也表示,用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处理后的核废水,其放射性物质主要为氚和少数几种核素超标,为此在排海前进一步通过海水稀释,浓度已低于饮用水。这一做法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对此,反对方的声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原始数据及IAEA报告的信赖性问题的质疑

(1)IAEA报告的数据完全由东电公司自己提供,而东电公司在数据上进行详细测试的水量仅占总体的3%。

(2)报告中未提及“废水是接触到高辐射燃料碎片的污染水”,不同于通常核电站的核废水。(3)东电公司一度称ALPS处理后除去了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物质,但2018年经日本共同社报道揭发后,才承认残留超标物质除氚以外,还有碘-129、锶-90、钌-106、锝-99、铯-137、钚-239、碳-14 和镉-113m等多种放射性物质。

(3)这种隐瞒和故意将焦点集中在通常核废水仅含有的氚上的做法,掩盖了其他残留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引发了人们对东电的质疑和不信任。

2 对氚以外放射性物质稀释后的存在及总量的质疑

东电称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在排海处经海水稀释达到可忽略不计。但反对方指出,有害放射性物质通过稀释是无法消失的,今后30-40年持续排海,这些有害放射性物质总量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东电没有统计和说明。

3 对ALPS过滤系统性能和持续可靠性的质疑

(1)IAEA报告只评价了东电提供的唯一方法(排海)和数据,未对ALPS过滤系统自身性能和持续可靠性进行检测。经《韩民族日报》调查核实,IAEA并没有将ALPS自身的性能检验纳入审查范围,且ALPS处理后的污水中70%不符合排放标准,腐蚀和过滤器损坏导致频繁故障,这使ALPS系统的可靠性遭到怀疑。

(2)韩国政府现场检查小组今年5月从东电公司收到的“ALPS重大故障案例”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该设备每年都会发生严重故障,在去年的最新案例中,曾因“吸附塔”问题导致水中锶-90浓度超标。韩国原子能安全研究所所长韩秉燮表示,“要达到污染水安全释放,必须以评估ALPS的性能为基础,否则无法相信这样的评估是安全的”。

4 相关的国际法和人权问题

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和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反对海洋排放的理由指出,核污水排海行为违反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1年第48/13号决议,侵犯了“人类拥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人权”,且没有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义务,包括对排放物进行全面环境影响评估的法律要求,同时也未考虑到对邻国造成跨界严重损害的风险。

5 海洋排放以外的其他方法的存在

除排入海洋外,还存在注入地层、蒸汽排放、电解释放以及固化填埋等方法。京都大学核科学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今中哲二指出,核污水应储存或固化储存到放射性衰减期以后再处理,有关场地可考虑将退役的福岛第二核电站等。他指出,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流入核反应堆问题,则排放将不止3、40年,而是无休止的。

针对以上笔者想指出的是,双方存在出发点不同的问题。日方立足于国内核事故废炉问题的根本解决和福岛复兴,而反对方立足于攸关自身的未来海洋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以及现阶段科学在某种前提下的不确定性。双方应在适当理解对方考量的前提下,做进一步沟通,寻找可能协商、改善和合作的空间从而解决问题。

笔者尤其想强调的是,该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的严重阻隔。因信息的不对称性,加上历史恩怨,双方部分民众已呈现了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50多年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人民在疫情和地震灾害时也有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良好基础。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的重要节点,在中美交恶、有人蓄意制造“台湾有事”推动亚洲代理战争的背景下,人民间的友好至关重要。而当核污水排海让中日人民感情激烈升温时,思考一下最高兴的是谁,不免细思极恐。

笔者认为,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立足长远和大局,坚持以冷静的态度观察和着手解决事情本身,而非感情用事,将历史问题纠缠到一起,肆意激化民族矛盾。同时更强烈希望日方能虚心听取周边国家的声音,拿出切实可以解决问题的态度。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