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体系中,驻外大使是一个国家开展国际外交事务的关键一环。驻外大使的个人外交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己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就在2023年10月24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金杉宪治出任新一任驻华大使。
理论上来说,日本驻华大使通常应当是一名“中国通”,有多年与中国交流、沟通的经验,这样才能在两国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好地履行职责。以金杉宪治的前任垂秀夫为例,其在1986年作为外交官候补人才到南京大学留学两年,1989年就进入驻华大使馆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驻华履历,甚至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在日本,这类外交人员也被称作为“中国学派”。
之前的日本驻华大使,多数都是如垂秀夫一样的“中国通”,但这一次,新上任的金杉宪治却打破了这个传统。履历显示,金杉宪治曾任日本外务省经济局局长、负责经济事务的外务审议官等职,并出任过日本驻美使馆参赞、日本驻印尼大使,与中国鲜有交集。为何在中日关系走淡的大环境下,日本选择了这样一位对中国较为陌生的官员出任驻华大使?
透过金杉宪治的过往履历,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日本政府的意图:引入新的视角和战略,带来与之前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可能会将“美国要素”引入到中日关系之中。作为曾经在北美担任要职的金杉宪治,很显然是一名“美国通”,日媒也报道其在对美事务中展现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综合协调能力”。一名“美国通”出任驻华大使,意味着日本政府既要发展和中国的关系,同时还要协同中美之间的外交政策。
日本很清楚,中美之间的政治、经贸政策变化,日本绝无可能“隔岸观火”。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美国发布的对华高端半导体禁令,都对日本的相关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知名日企东京电子公司因对华业务受阻,导致该企业的收入下滑超过了2.2亿美元;英国研究公司OMDIA高级咨询总监南川更是表示:“日本企业针对中国的一半以上的业务可能会消失。”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为了解决困扰本国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困境,日本需要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背靠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享受“红利”;但另一方面,在政治、外交乃至军事政策上,日本却又不得不经常被美国裹挟,心不甘、情不愿地与中国陷入摩擦。所以,选择金杉宪治作为新一任驻华大使,也许是日本当下最好的选择:借助自己的大驻华大使身份,同时依托于在美国建立的人脉资源网,在中美之间进行斡旋,最大限度保护日本本国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金杉宪治出任驻华大使的当天,日本政府同步宣布:前外务审议官山田重夫为新任驻美大使。而这名新任驻美大使,恰恰又是一个“中国通”,曾任中国大使馆公使,是典型的“中国学派”。两位大使的新职务看似“张冠李戴”,上演了近乎“无间道”的剧情,但恰恰进一步说明了日本想要开启全新的外交布局,无论对于中国还是美国,都将采用新的对话模式。金杉宪治对话中国,将会传达出美国方面的信息;山田重夫对话美国,同样也会传达中国方面的态度。
无论金杉宪治还是山田重夫,都透露出日本想要再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对外界的“明示”,相信会为中、日、美三国之间的外交互动带来新的变化和动力。(作者系本报特约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