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扇贝进不了中国,又被监狱拒绝了
作者:王亚囡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1/7/2023 12:00:43 PM
 

扇贝,日语写作“帆立”,是北海道的一种特产品。仅北海道一个地方的扇贝产量,就超过日本全国总产量的80%。说起来,北海道的扇贝都是经过4至5年自然生长后捕捞上来的,论鲜美度,人工养殖的可真比不上。

受劳动力紧缺及人工成本高的影响,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将扇贝运往中国处理加工。通常,日本的扇贝从大连港入境,转运至秦皇岛、烟台等地的食品工厂,剥壳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

以2022年为例,日本向中国出口扇贝高达14.3万吨,其中带壳冷冻的有9.6万吨。经中国剥壳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的也有近4万吨。

2023年8月,日本政府不顾邻国抗议,一意孤行的将核污水排海,中国旋即宣布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的进口。而这就意味着,日本那些需要在中国剥壳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的扇贝,没着落了。

目前,在北海道的枝幸町的冷藏库内,无法出口的扇贝经过层层堆积,马上就要把八米高的天花板冲破了,水产公司的老板们个个苦不堪言。怎么办?找罪魁祸首谈谈!

责任出在日本政府,所以日本政府也真不能坐视不管。找什么人给扇贝剥壳好呢?10月18日,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日本政府决定将扇贝剥壳的“好活儿”交给在监狱里服刑的人们。

考虑到在监狱里加工的扇贝,可能存在食品安全上隐患,不符合国际标准,会被欧美等国的甲方爸爸们拒收,日本政府随后又赶紧补充,大家别误会,扇贝加工不是在监狱里进行,而是挑出一些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把他们运往监狱外的加工厂里干活。

然而,日本政府一厢情愿的“改善”服刑人员的工作环境,还是没能得到甲方爸爸的谅解。美国和加拿大都表示,拒绝接受由服刑人员加工而成的扇贝等海产品。

安排服刑人员参与劳动,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劳动习惯,另一方面能够为他们培养劳动技能,有益于他们的身心改造。国内互联网就曾盛传,国民雨具品牌——天堂伞就产自监狱。伞身上的工号数字越小,就意味着制作这把伞的服刑人员刑期越长。而流量明星的接连塌房,也让“踩缝纫机”有了新的含义。可见,服刑人员作业,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通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但甲方爸爸不同意,就一切没的商量。无奈的日本政府,只好考虑将扇贝加工厂迁移到越南、印尼等地,进行分散布局。想法是好的,可是在东南亚国家要建厂、要安装生产线、要上岗培训,哪有那么容易。北海道的扇贝都快烂在冰库里了。

进退两难之间,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宫下一郎只能在记者会上宣布,自10月27日起,为日本国内进行扇贝加工的企业提供补贴,新加入该工作的工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万日元的岗位补贴,正在从事扇贝加工的工人,也可每人每月领取3万日元的岗位补贴。这份总计1007亿日元的补贴,当然是由日本政府买单。

虽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岗位补贴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吸引到一些新的劳动力加入。可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吧,用水产补贴政策为排海买单,日本政府究竟还能撑多久呢?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