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近,“课间十分钟”成了社会热议话题。
新浪新闻2023年11月13日刊登《如何为孩子“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试试这些新方法》。文章指出:最近,一些学校因为怕孩子课间打闹出安全事故,规定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去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不能走出教室。
文中有这样的采访——
山东小学生:不会。老师不让出来玩,因为有学生撞了好几次了。除了上厕所、接水,其他情况下都得在教室里看动画片。
家长王永锋:学生必定还是要活跃一点,老是坐在教室像个啥。
河南郑州市南阳路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金辉: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和家长之间就会出现很大的这种纠葛,以前也出现过……学校里边也是很为难的。
你看:学生热切盼课间,家长也希望“活跃一点”,学校与老师却很为难。
B
为什么昔日最能展示校园活力的快乐课间成了烫手山芋?在全社会狠抓安全教育背景下,为何今日校园安全事故反而多了起来?为何课间本应喧闹的校园如今却是“这里的课间静悄悄”?
首先,如今的校园建设与设施采购使用注重了建设的速度,忽视了使用的效度——校园内绝大部分场地都是容易摔伤跌破的硬化地面,从教室到走廊,门前、操场、餐厅、连廊,看着美观了、卫生保洁也容易了,日常在校园里数以百千孩子摔伤跌伤几率也增大了。再想,校内众多设施都是金属构件或过于成人视角、尺度与标准的建造,加上风吹日晒后出现破损,孩子使用中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其次,如今学校规模过大是一大弊端。一个年级动辄二十、三十个班级,甚至更多;——平行班级多、同龄伙伴过于集中,他们心智水平都一样,这样在相互促进相处相伴生态上就少了多样性。仔细再想:表面看,学校的各种功能室非常齐全,课间活动好像有足够空间了,想想从楼上到一楼,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都需要时间,休息10分钟,干啥都来不及了。是的,很多功能室(场)中看不中用。
再者,校园管理求同、讲统一、强调标准。百年前,中国还是传统农业社会,对如今工业文明、工商经济影响我们方方面面还没来及适应,再处处用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管理对待如今的班级、年级、校园,时时刻刻用企业KPI衡量活生生的发展中的百千万孩子,怎能不出偏差?
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校园安全事件过度的关注与解读。一些本属常见校园安全小事,被媒体反复报道,从不同角度解读,特别是部分自媒体为吸粉胡乱联系、任意发挥,让部分家长心态失衡,就出现了“小事弄大,大事弄乱”的糟糕情形。
C
从当下说:怎么办?
完善政策法规必然不可少。《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发布于2002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发布于2006年。制定时间间隔太远,一些规定较为笼统,亟待更新和修订,以适应当下的社会现实与人们认知。目的是务实做好合理界定校园安全责任。
还可加快推进一些辅助措施——比如,山西省在探索保险制度先行一步,如何推广,怎么快速理赔,应及时总结、加快推广。
还是要在具体“人”上下下功夫。红遍全球的“鬼步舞校长”(山西张鹏飞)这样的人应多报道,多扶植,多培养;一线教师科研课题可以就“保障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深入做点切实可行摸索与尝试。特别是针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过分苛责学校保障安全方面的职责,是捆住了老师学校教育教学的手脚,把本应在七彩阳光下的孩子“驱离”、硬生生困在“玻璃屋子”中,会“好心办坏事”。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对歪曲事实、错误解读、胡乱发挥的自媒体进行必要的严格整治——让他们付出必要代价,就会大大避免舆情的异常波动。
日本有家幼儿园,一座不足10米高的七层建筑,每一层空间都很狭窄。这样做的“副作用”是孩子们易发生磕碰甚至受点小伤受皮肉之痛。细一想:应为设计者用心良苦、为如此设计点赞。
——是啊,孩子需要适当地受伤和跌倒,否则长大后如何面对挫折?这例子或许能启迪我们如何让“烫手山芋”成为“教育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