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壮游中国】破解扬州瘦西湖与酒的新话题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2/5/2023 11:40:12 AM
 

扬州,瘦西湖,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12月3日,距离2023年的收官进入倒计时的时分,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安排部分到南京参会的海外侨领及代表“濒临腊月下扬州”。

看到这里,相信有的朋友会“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因为,人家大唐“诗仙”笔下是“烟花三月下扬州”。那“烟”,说的是嫩芽初绽淡绿垂柳;那“花”,说的是沁人心脾粉面桃花;那“三月”,说的更是一春芳意、万物生长的季节。你这“濒临腊月下扬州”,有何美而言?

而扬州人则告诉我: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扬州瘦西湖都会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清晨,看瘦西湖烟波渺渺水粼粼;黄昏,在五亭桥里坐着发会儿呆也不错。“春有蕙兰夏有荷,秋赏菊花冬赏梅”,仅这“四季花事”,就让扬州瘦西湖韵味无限。

不过,讲解员进入“徐园”前的一番叙述,让我的赏花心绪不再。据说,这里曾是民国军阀徐宝山家的祠堂。他的幕僚吉亮工不仅是扬州当地著名的书法家,更是一位诗酒放荡、疯癫不羁的文人。那天,吉亮工“受命”书写“徐园”匾额的时候,先是愤然直言拒绝,后是酒过三巡提笔挥毫,出人意外地用行楷写出“徐”字,用行草写出“园”字,把内心中对徐宝山的鄙视之情透过笔端倾泻而出。一块匾额上竟有两种字体——一楷一草,它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文人风骨的酒话。

我努力平抑一下自己的情感,认真去回想纳兰性德在《长恨歌》中那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扬州慢阻酒家谙”的诗句。这位护驾之人,大概也相信瘦西湖是一个可以“泡”在酒家消磨时光的好地方。

提笔至此,就不能不追溯大唐王朝的“小杜”——杜牧,那首家喻户晓的“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百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篇,让人们知道这里也曾是情感与梦想、志向与酒肴交织的地方。

过去,我以为北京颐和园里的“听鹂馆”是老佛爷西太后的专利,没有想到在这里又“偶遇”了“听鹂馆”。仔细打听,这里曾经是徐宝山的享堂,直到1951年才将其改名为“听鹂馆”。这是想蹭蹭老佛爷的流量?还是想去去徐宝山的晦气?随行的讲解员偏爱性地解读入门处曾为大清宣统帝师的陆润庠写下“绿印苔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簧”的对联。我呢,却喜欢入馆后的那幅对联:“斗酒双柑,三月烟花来胜侣;湖光山色,四时风物待游人”。可能是因为这幅对联有一个“酒”字,帮我丰富了“瘦西湖与酒”的话题,也可能是因为我得知这副对联的书写者是女书画家李圣和。谁能知道这位别号为“印沧老人”的女书画家能够留下这样的传世之作。这让我想起自己结识的一位小女友,她喜爱书法,却好像没有自信,认为在书坛上“女子永远不如男”,而眼前的这幅对联则做出了别样的回答。

再看看“湖上草堂”,不用说,它就是模仿“杜甫草堂”而来的。据说,这里的匾额是大清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书法家伊秉授书写的。还有人说,伊秉授青年时代为了学好书法,曾经拜了两位老师,一位是纪晓岚,一位是刘墉。真的,伊秉授没有错过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好老师。大清文坛泰斗纪晓岚每逢喝酒,便会露出“文人无形”的本色;而伊秉授只跟他学书法,不学他的“酒与色”。另一位老师“刘罗锅”——刘墉似乎与酒无缘,没有留下什么逸话。而作为知府大人的伊秉授,在生活上也师承刘墉,清廉耿介,杜绝声色,“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但是,伊秉授做梦都不会想到,后人在评价他的书法作品时,却用“书如佳酒不宜甜”,来指出其特征。看来,酒与书法还是有不可分之处的。

周日,熙熙攘攘。我远远地望着瘦西湖中的名胜——廿四桥,顾不上考证它的真假虚实,而是想起了清代竹枝词里那首“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的诗篇。看看,瘦西湖又与酒联结了起来。

“又是烟花三月初,暖风熏醉瘦西湖。”看来,人们还是喜欢在新春之际到瘦西湖,大概是那时候最容易“暖风熏得游人醉”。我呢,倒是觉得不虚此行,“濒临腊月下扬州”,硬是破出一个“瘦西湖与酒”的话题,不知以后是否会成为讲解员们的新“佐料”。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