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壮游中国】扬州大明寺闻名天下的不只是鉴真和尚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2/6/2023 11:03:14 AM
 

海外联谊,文化为根。2023年12月,江苏省海联会为前来南京参会的海外侨领和代表安排了一次文化盛宴——在扬州参观大明寺

扬州这座逾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荟萃的名胜古迹可谓数不胜数。仅仅名寺,就有“六大名寺”、“八大名寺”、“十大名寺”多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大明寺位居其首的人气都难以撼动。这寺名为“大明”,其实是因始建于南北朝“大明”年间而得名的,在政权更迭的清朝初年,因为避讳“大明”,而改叫“栖灵寺”,还曾蒙乾隆皇帝赐名为“法净寺”,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才恢复原名。这种历史的纷繁变迁也恰恰说明“大明寺”绝非一座普通的寺院

鉴真纪念堂里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有人说,鉴真和尚占了大明寺名气的“半壁江山”,实不为过。我在日本旅居多年,与日本高僧和文化人士交往,他们对鉴真大师的炽热情感总是溢于言表。在大明寺古朴如初的鉴真纪念堂里,会让人更加感慨万千的,有感于鉴真在此任住持时一句“何惜身命”毅然东渡日本的壮烈,有感于扬州大明寺和奈良唐招提寺内这两处满载历史厚重感的鉴真像带来的跨越时空却又如此相通的思念。

大明寺内的鉴真纪念堂由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源于双方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珍惜,建成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第2年,几十年来将双方对中日友好的热情不断沉淀。我特意去看了看殿前庭院那个长明石灯笼,这是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八十一世长老森本孝顺所赠。至今,在唐招提寺里也有一座一模一样的石灯笼,两笼遥相呼应,象征意义非凡。大明寺堂前石碑上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也十分醒目。既让人遥想日本长屋王所作《绣袈裟衣缘》遣日本僧人来到中国时的真诚,也使人再忆新冠疫情期间中日两国守望相助的可贵。置身鉴真纪念堂,惟愿中日世代友好下去!

登栖灵塔远眺瘦西湖的诗人们

大明寺曾改名“栖灵寺”,就得说说寺内有名的栖灵塔。栖灵塔是隋文帝60大寿时诏选的30座供奉佛舍利子的宝塔之一,隋唐时期扬州兴盛发展,虽历经毁坏,重建也未曾影响其重要性。走在大明寺内,远观这座9层高塔,我也试着去体会李白在秋日登塔后看到的“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也想象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此共约登塔时“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和“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的共感。宝塔之峻,友情之深,被诗人用文字揉在一起。塔前金色的“佛”碑尽显庄重,塔下有致的古松树挺拔而立,塔上看到的瘦西湖俊秀,构成了宝塔独有的“打卡点”。边塞诗人高适是中国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主人公,用他在《登广陵栖灵寺塔》中的描述登栖灵塔一直有着“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的历史视角,不可不登,不可不看。宝塔在延续佛教意义的同时,也吸引文人墨客驻足并留下文字。塔与寺相融,再由文字雕琢,是中国文化的美之一。

“劳烦”乾隆皇帝多次写诗的“平山堂”

中国古代皇帝外巡为名胜古迹留诗题字是不足为奇的“一般操作”,但像大明寺里的平山堂这样的“大手笔”并不多见。史料记载,六下江南、九至大明寺的乾隆竟为此地写诗30多首,还有对联、“福”字和匾额。大明寺西苑中现存的御笔九龙碑刻三方,是扬州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乾隆皇帝御碑,东、西、中三方石碑竟都是为平山堂所作的御制诗。

平山堂的神奇,多源于欧阳修,源于这位北宋文学家一手赋予的文化胜地属性。我认为,欧阳修的情怀和造诣,除了不朽的《醉翁亭记》,再有就非其任职扬州太守时将满腹山水和文化豪情掷于修建“平山堂”一事莫属。堂址坐北朝南,登堂眺望,似乎堂与山平,故而得名。苏轼每次经过,必来此地,睹物思人。平山堂稍后一点,是谷林堂欧阳文忠公祠就是苏轼所建。在今天的平山堂,还能看到师生二人像,令人不仅感叹,这世上还有哪座寺庙能同时由二位文豪巨匠如此“落脚”。在堂前朱漆红柱上,有清代扬州知府、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所作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再现了平山堂里谈文评诗的盛景。古往今来。无论文人墨客,还是帝王贵胄,平山堂的寓意,远超建筑和文学范畴,代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续接。平山堂里,浸透着中国人对社会、生命和精神的观察与探索。

“第五泉”能不能享“天下”的前缀?

“水”是扬州的灵性,“泉”是大明寺里的律动。大明寺内游人如织的“第五泉”颇耐人玩味。看到这个“第五泉”的碑名,我第一自然反应便是,前面怎么没有“天下”二字?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作为一部品水、鉴水专著,为扬子江南泠水、无锡惠山寺石泉水、苏州虎丘寺水、丹阳县观音寺和扬州大明寺水依次进行了前五排名。相传,寺内僧人曾为到此的欧阳修用此泉泡茶,欧阳修询问泡茶之水,僧人颇为得意的援引陆羽和张又新的论述,告知是用寺内天下第五泉的泉水。欧阳修质疑,二人又没有走遍天下,何来“天下”的判断。我在想,于是,便有了“低调”的“第五泉”称呼。评水、斗茶是中国文人古来的雅致。日本的茶道文化同样兴盛,也深受中国影响,不知日本的茶名士若到此用此水泡茶,会有怎样的味蕾碰撞呢?

离开大明寺前,在寺内看到2010年4月日本日中友好交流促进协会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嵌刻着“中日友好植树纪念——思源之樱”几个字。中日交流,只要不忘“思源”,也就可以不忘初心的。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