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想成为日本院士究竟有多难
作者:万景路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19/2024 2:42:27 PM
 

院士,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的象征,这群人只要站在那里,就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院士,也是一个让无数人憧憬的称号,因为一个国家的科学院,是支撑起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而院士无疑就是那块硕大基石的一分子。但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一个让人瞠目的现象,10年前,出现了一个“烟草院士”,据说他研究了貌似人们都懂的卷烟的危害性,去年,又提名了一个“茅台院士”,或许她确实有自己的研究,或给茅台酒厂带去了丰厚利润,但是她的研究,究竟是怎么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又是如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呢?院士的名号,出现在烟酒领域,实在是让人不可理解,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茅台院士”的英特纳雄耐尔没能实现,闹剧无疾而终。

也许是因长期旅居日本的缘故吧,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日本的院士,据本人了解,上面所述的事情是没有可能发生在日本的,因为想要成为日本的院士,简直比登天还难。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院士情况。日本学士院,也是日本国立的学术联盟,这个可以与中国“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做对比,因它们在组织架构上有很多的相似性。这里的“会员”也称为“院士”,但是这里面的人,每一个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提起来在其专门领域都是大名鼎鼎有目共睹的。

日本学士院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上野恩赐公园内的文部科学省所属的特别机关。该院是根据以优待学术上取得功绩显著的学者,促进学术的发展为目的《日本学士院法》第1条而设立的。日本学士院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机关,其前身为东京学士会院和帝国学士院。1879年,日本的大教育家福泽谕吉仿照法兰西科学院主导创立了东京学士会院,1906年改称为帝国学术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又改名为日本学士院,1949年开始附属于日本学术会议。之后,又于1956年脱离日本学术会议,直属日本文部科学省。从成立初期,日本学士院就严格执行定员制度,最多时也才150人。只要该分科人员达到标准,按院士终身制的规定,只要没人因特殊原因如死亡等退出,那么就无法加入新人。

日本学士院院士,也是日本学士院会员,而会员的评选是根据各部分科会员的投票进行的,一旦当选,根据日本法律,则自动成为终身制院士,该院现在定额为137名,会员每年领取一定的薪水。对于日本学者来说,成为日本学士院院士是仅次于获得日本文化勋章或者日本文化功劳者表彰的殊荣。 

日本学士院总分为两个部7个分科,第一部有三个分科,分别是文学、史学、哲学、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商学等文学类;第二部有四个分科,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以及医学、药学、齿学等工科类。我们知道,日本的科学家数不胜数,近些年来,更是连年斩获诺贝尔奖,但从学士院对人数的苛刻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成为日本的院士,其竞争之残酷,所谓的形容词压力山大用在此,那都是毛毛雨了。

——要想成为日本学士院院士一般来说有三个障碍要解决。

首先,就是其严格的定员制度,不过,虽然定员制度是成为日本院士的第一个障碍,但据资料显示,现在除了农学类满员以外,其他分科都是人员不满的状态,所以如果是足够优秀的人,还是有可能成为日本学士院会员的。

第二个障碍是“推荐制度”。想要成为日本学士院的会员,必须是要有人推荐,推荐人可以是日本的学术机构或者学术团体、日本学士院会员或者是日本学术会议会员,其他人无权推荐,而且推荐人推荐名额只有一个,也只能推荐本分科的候补者。此外,日本为了保证学术的纯粹性,还特别规定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对于候补者,只评价其学术上的成就,行政上的成就不予评价,也不会成为加分项目。这一点极其重要,也是让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日本科学界纯粹的地方。

第三个障碍就是投票。当推荐的候补人员名单提交到日本学士院之后,每个分科的分科委员会对这些候补人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有效投票达到三分之二,才能够当选。所以,没有对社会有足够贡献的人,即便是被人推荐,如果没有办法得到委员会的认可,也是没有资格当选为日本学士会会员的。

网上翻检日本历届的学士院会员名单,即院士名单,其中,出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江崎玲于奈,1973年他因为发现电子的量子穿梭效应,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还发表了超晶格理论,是现在整个世界都为之躁动的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先驱,也是他这一代的研究,才开辟了日本上个世纪领先全球的半导体时代。再比如本庶佑,是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发现让癌症免疫疗法跨出了一大步,堪称是人类与癌症斗争当中的里程碑,还被当年的美国《自然》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去年年底,日本学士院公布了10名新入的会员名单,主要集中在二部,看了这些人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日本,甚至可以说是未来世界科技的走向,而这些人的研究,不出意外,将来也都有可能冲击并获得诺贝尔奖吧。

看着日本科学家那些煌煌业绩,不觉中,笔者的思绪飘向了一个古老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用的研究呢?虽然这个评判标准,因为立场不同,对于每个人来说结果大抵不会相同,但是有一点我想是共通的,那就是当我们面对孩子,能够很骄傲地说出自己的研究,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遥想的目标,让他们产生对于未来追求的渴望与憧憬,而不是当面对他们在困惑懵懂的提出“研究抽烟喝酒也能成为大科学家吗?”之时,无言以对!(作者系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