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张咏:能文能武磊落大度一丈夫
作者:郭瑞炜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3/13/2024 3:56:59 PM
 

北宋张咏既能文又善武,而且做事磊落做人大度。

科举年代,寒门子弟梦想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就能出人头地了。

北宋张咏有《劝学》一诗传世,“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正是他刻苦攻读写照,更映出他心形之坚。

出生贫寒的张咏,十九岁始发奋苦读,没书就到处借,真应了“书,非借不能读也”;书借到再抄下苦读。他读书十分刻苦,没书桌、就在院子里背靠大树树干读,一篇文章读不完,决不进屋休息。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十二岁的张咏信心满满参加科举。他还对周围人说:以我水平定能一举夺魁。自信虽是好事儿,但考不考得上是另一回事。这次科举,张咏名落孙山。好在张咏不气馁,回去继续复读。今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军,应看一眼张咏——此人意志之坚、心性之韧,值得学习呀。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濮阳有了推举进士的名额。那时,张咏已名声在外,多数人认为这名额非张咏莫属。张咏听说同乡中老儒张覃(qín)还没考中,就联系上寇准想把这个名额让给张覃——寇准本是个爽直人,两人一拍即合引为知己。为人磊落大度让张咏和寇准名声大噪。

张咏的年龄大寇准十五岁,与寇准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考中进士,按说“是同年”。这一年考中的进士119人,其中许多人成为一代名臣。张咏曾言:“吾榜中最得人最多,慎重有雅望,无如李文靖;深沈有德,镇服天下,无如王公;面折廷争,素有风采,无如寇公。”这里的“李”指李沆,“王”是王旦,而“寇”即是寇准。即便与后来苏东坡那一届嘉佑龙虎榜相比也毫不逊色,皆为人中龙凤。想想,这人才的热带雨林,令人羡慕呀。

青少年时的张咏恰逢五代乱世,养成了慷慨任侠的爽直豪迈性情。他曾多次对人说“臣本族至卑”,“世本单微”,“少也贱,左右无贤戚之助”,“家贫无书,必俯伏人门以观览”,他从不讳言自己是“寒素起家”的“河朔穷生”。

张咏尊崇读书与宋代“尊儒崇道”恰恰契合。为做儒家政治理想实践者,张咏“折节受学”,游历四方寻访名师;“自洛入陕”,西入长安,又“驱马淮西”。他先后结识少年英才寇准、文坛新锐王禹偁,便结伴游览名山大川,登高望远、赋诗抒志。后来张咏还和王禹偁结为儿女亲家,这是另一段佳话。看一个人,有时我们看看他的朋友圈,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的人品了。

南宋《春渚纪闻》卷三有一条“乖崖剑术”,详细描述张咏神妙超卓的剑术:“探手袖间,飞一短剑,约平人肩,断枣(树)为二。”短剑能断枣树,略有夸张之意,倒也说出张咏武术精熟的事实。相传他曾夜宿在一间黑店,后独仗一柄短剑,杀死劫掠财物的一帮强人。张咏自己晚年不大提自己年青时的任侠经历,我们可以从他早期诗文中看到他常论及用剑。如:“我欲为君舞长剑,剑歌苦悲人苦厌”,又如“狂来拔剑舞,踏破青苔地……夜倚西风拔剑舞,拔剑舞,击剑歌”。如此文武兼备,实在难得。

沈括《梦溪笔谈》就记录张咏一则轶事。透出张咏爱才惜才,不拘小节。

话说张咏做成都知府时,依惯例,京中派到成都的京官均须向知府参拜。有个小京官,偏不肯参拜。张咏很生气,放话说除非辞职,否则非参拜不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京官很倔强,说辞职就辞职,便去了一封辞职书,附诗一首,呈上张咏,站在庭中等他批准。活脱脱北宋版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令人惊讶的是,戏剧性一幕出现了:张咏看了看他的辞呈再读读他的诗,等看到其中“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大加赞赏,快步走到阶下,拉住他的手:“我们这里有一位诗人,张咏居然不知道;对你无礼,是罪大恶极啊。”和他携手上厅,吩咐人快快“设酒杀鸡作食”,欢语终日,以后更以上宾之礼相待此人了。

张咏——文武双全,磊落大度,真乃世间一大丈夫!(2024年3月11日写于“三得庐”)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