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每一年的樱花季,即每年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大约一个月期间,日本从南到北各地的樱花先后开放,漫山遍野或沟渠河边路边大面积粉红色或纯白色的樱花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樱花也因此深受日本人的喜爱,甚至成为了日本的国花和国家象征,赏樱也成了日本民众普遍的喜好,每到樱花季节,人们都会倾巢出动,家庭成员、同学朋友、公司同事等等相聚在一起,或围坐在樱花树下饮酒狂欢观赏樱花,或者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于樱花树下欣赏着随风飘落的朵朵樱花。也就是说,樱花似乎已经成了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那么,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喜欢樱花呢?
当然,可能首先就是一个习惯,即自然环境再加上传统习俗使然,比如日本这里的自然环境适宜樱树生长,每年大面积樱花的开放自然也就有了人们赏樱的传统习俗,但据说樱花并非日本本土的原生植物,而是大约在中国隋唐时期日本全面接受中国文化时才移植到日本来,而且在日本也有众多其他漂亮且具有观赏价值的花朵,可为什么没有像樱花这样被日本民众如此喜爱呢?可见,樱花似乎满足了大部分日本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就是说,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樱花,除去自然的因素外,可能也有一些社会文化的原因吧,即樱花的特点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有一定的联系。
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或日本社会的文化特点,当然有很多种说法,但其中所谓的集团性似乎是公认的特点之一,即日本人比较崇尚集体而非个人,每个人都一般会从属于某一个或按照血缘地域或按照利益团体形成的集体,只有在一个集体中才能够体现出每一个体的价值。也就是说,日本人的价值观或美学价值即认为一花独放谈不上美,只有众花齐放才是美。樱花花朵虽小而花开时众花齐放,只有大面积观赏才更有美的感觉,这一特性似乎符合了日本人的审美观。
此外,日本人对周遭世界有一种比较悲观的所谓“无常”观念,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日本文化追求的所谓“物哀”,即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短暂且处于变动之中的,最后的结局都只能是走向毁灭,因此对所有的事物都不去追求其长久和永远,而只要曾经辉煌美好。樱花的大面积同时盛开给了人们美好的自然感官享受,这些辉煌的场面满足了日本人的文化审美观念,但樱花开放的时间非常短暂,据说只有三四天时间,而且即使在完全盛开的同时,微小的樱花花朵也总会不断地随风纷纷飘落,尤其在微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的情境下,花朵更会不断地飘落满地,就更增加了樱花迅速悲壮走向衰落的气氛。樱花的短暂开放与不停地纷纷飘落恰恰符合了日本人对美的极致理解,即生命的短暂与辉煌以及最终的毁灭。这一结局尽管令人哀叹和感到悲观,但这不就正是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美”和透彻了解人生意义的一种象征吗?(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