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的名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改的;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是李白“榜一大哥”汪伦出生地;溯桃花潭而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太平湖。九华山、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这三处地方,因为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而联系在一起。
4月26日上午,G9298次高铁列车平稳驶出,标志着串联起皖南两山一湖一县(九华山、黄山、太平湖、黟县)风景名胜区的池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沿线的九华山、黄山市黄山区和太平湖几个站,都是首次通高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传诵至今,也让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成为这段旷世友情的见证人。诗中所言桃花潭,离太平湖很近,黄山西站离太平湖更近,下高铁,不到20公里就能到太平湖风景区。李白下了高铁找汪伦都方便许多呢。今天,咱们就乘上高铁追寻李白的足迹。
第一站,来到九华山高铁站。天宝十三年(754)冬,李白在九华山远眺松雪,九峰如莲花,顿生美名之情,即兴赋诗。于是共同谱写《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从此,他“灵山开九华”的佳句与山名同辉。
汪伦的第四十五代孙汪钟鸣,是一位书法家,其书写九华山站内巨幅楹联“天开山水银龙飞渡胜境更添千古秀,地分吴楚风物竞妍斯处同奏万里歌”以中国书法与文化结合,欢迎你的再次到来。
接下来,会乘高铁路过太平湖特大高铁桥。太平湖特大桥全长926.1米,是国内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多塔矮塔斜拉桥。大桥整体造型犹如引颈展翅的一行白鹭,跃于青山之畔、碧湖之上。桥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李白在太平湖周边游历时留下的著名诗词《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取湖上展翅成群的白鹭为形态,抽象出白鹭群飞、生机勃勃的群体造型,展现了桥梁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桥身上挂汪钟鸣所写“天下太平”四字,寄寓了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跨越太平湖高铁大桥,就接近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黄山美景,冠绝天下,李白曾登山揽景,叹服其壮丽多姿。位于黄山市黄山区的黄山西站,距黄山风景区北门15公里。池黄高铁开通后,这里也成为距离黄山风景区最近的高铁站。走出黄山西站候车大厅,举目回首,汪钟鸣手书“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直中心襟。
接下来,高铁停靠黄山黟县东站。走入黟县东站的候车大厅,迎面而来的,是高悬着的一副高12米的巨大烫金楹联,同样是汪钟鸣所书。上联:黄山北峙,白岳南连,水复峰回龙蓄势;下联:高铁飞歌,征程提速,风驰电掣凤开屏。展示了黟县高铁的区位优势和高铁时代将为黄山与黟县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相对的进站口一侧墙上,上联书:神驰秦汉,两千年文化古县,桃源意境;下联书:身回明清,九百里风物长卷,画里乡村。
这一副楹联,直陈两千多年厚重的文化积淀,赋予了黟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誉,而其中,“桃花源里人家”最为生动、贴切;在黟县近九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丰富的明清古村落,淳朴的田园风光,生动的烟火烟雨,共绘一幅浩瀚的民俗风情风物长卷。楹联是黟县颇具影响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副巨型楹联,无疑给高大的候车大厅增添了浓郁的徽州文化元素。
翰墨凝彩传承千年文脉,神韵逸扬续写今日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