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大海无垠,生命无限
旅日中国画家杨永琚的水墨创新探索
作者:朱惠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6/14/2024 10:41:29 AM
 

旅日中国画家杨永琚,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会长,屡次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和团体展,曾荣获国际艺术功劳奖、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奖、近美展大奖、国际和平艺术家奖章。1989年,他为日本名刹长野善光寺绘制26幅《桂林山水》障壁画,1992年为世界遗产高野山金刚峰寺绘制大画《牡丹图》。作品被中国华侨博物馆等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个人收藏者有总统、总理大臣等国家元首。

2024年5月底至6月初,杨永琚老师携同来自北京的画家刘铭在东京都美术馆“国际书画大赏展”会场成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画展,题为“东京行—杨永琚・刘铭双个展”。该画展由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主办,日本外务省、文化厅、东京都、中国驻日大使馆后援,日中国际绘画交友会、日中国际美术协会等单位协力。很荣幸,我也受邀参加了首日活动。

当我走进会场,只见杨老师坐在轮椅上,魁梧的身躯瘦弱了一圈,令我惊诧不已。再环顾会场四周,杨老师展出的大海系列作品,从第一幅《海神》到最后一幅《破浪穿空》,画面海涛汹涌澎湃,巨浪冲击礁石,鸟居巍然不动,海鸥展翅高飞,骏马破浪奔腾。似乎看每幅画都能听到海浪的咆哮声,感受到气势磅礴的生命力,与我以往看到的杨老师的画风不太相同,令我震撼不已!观者络绎不绝地问候着杨老师,我担心杨老师太累,默默地等候着。终于有了可以跟杨老师说话的机会,杨老师告诉我,为了这次画展,他画得太劳累,以至于伤了颈椎,正在治疗中。对于出展的大海系列作品,杨老师说:“画大海浪花,是因为大海浩瀚无垠,生命力无限。表现在我的画里,就把我的生命融入到大自然的生命中去,我的生命就延长了。给自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生命,留下永远的作品。这系列作品大部分是去年画的,在创作过程中,对生命比以前更有感悟了。”我敬佩杨老师的感悟,又有点儿伤感。

记得2019年8月,我随“燕和国际中国画学会”赴深圳参加了改革开放40周年,由深圳市侨务办、深圳市侨联在深圳博物馆举行的以“翰墨写侨心、同绘中国梦”为主题的深圳市第二届侨界名家艺术邀请展,杨永琚老师是参展的画家之一。杨老师的参展作品《南国风情》、《山头荔枝熟》、《芳踪》,把山石、树叶、果实、禽鸟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接地气。画如其人,杨老师稳重大方,善解人意,是团队中有存在感、令人尊重的长者。

“燕和国际中国画学会”参展团的几位艺术家大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一路上欢声笑语。我因担心晕车就坐在车门边的单人座位上,看着窗外风景很少说话。杨老师坐在我后面的单人座位上,目光慈祥,少言寡语。但我记得杨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你外表温和,内心强大。”其实我很少跟杨老师说话,我感觉他像一个大领导,又慧眼识人。

去年4月在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举办的“扇面书画的世界”的会场上,杨永琚老师举办了“扇面的构图与构成”讲座,这是我第二次走近杨老师。杨老师告诉大家中国画构图法则来源于阴阳八卦图:一黑一白、一虚一实、一浓一淡。中国画不是写实,是写意的,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之间”之说,就是从“大象无形”发展而来。杨永琚老师还为大家示范,画了四瓣迎春花,五瓣桃花和樱花,六瓣水仙和菖蒲花,来说明画花首先要了解花的结构。又以三根线来说明构成关系,强调了树枝的主线、副线、破线的位置。最后,杨永琚老师返回扇面主题,画了8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向扇面留白的左方。又巧妙地在扇面的右方题字:“水面风波鱼不知”,点出别有深意的主题。然后落款盖了两个章:画家名字印章和出生年号印章。杨老师强调指出,扇面左下方是出气口,不可以落款,但可以在偏左上方盖闲章。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杨老师作画,让我懂得了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我经常关注杨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和脸书,但自从2023年11月以后,就没看到杨老师更新微信朋友圈。而现在看到杨老师展出的大海系列画,见到杨老师坐在轮椅上,我才明白杨老师沉默的这段时间是在用生命画大海。

在此我引用杨永琚老师画大海系列的感想文,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杨老师的创作过程。

“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开阔艺术视野,探究艺术先辈们海外求索之路,开拓绘画艺术新境界,我从大山中走出,来到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

我出生于位于六万大山的广西浦北,生活在大山之中。初次来到海边,看到大海十分激动。感到大海是如此的辽阔宽广,深沉多变,有岩礁的海湾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在苦熬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我面对大海,观大海浩翰飘渺,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涌起,引起我无限感叹!人生不就如此吗? 我似乎找到了解脱苦恼的地方。我寄居于临海的新泻朋友家,常到海滩漫步。登临礁石,看海天一色,海鸥飞鸣,巨浪撞击岩石,涛花四溅,顿时心旷神怡,胸怀坦荡,引发无限联想。于是画下第一幅海景作品《惊涛拍岸》。


《惊涛拍岸》

后来我去茨城大洗神矶,看到耸立在海边的鸟居被骇浪冲击,却巍然不动,如神一般存在。我更是感到巨浪背后的大海神秘不可测,难以估量大海的深沉与力量,引起我一种创作的冲动,《海神》便是表达当时心境写照的作品。


《海神》

我长期跟随老一辈中国画家练习传统笔墨功夫,形成了固定的传统绘画理念,一些程序化的创作模式一直未能突破。如何拓展中国画精神表现的领域,突破传统样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是我一直以来的思考。但是要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不但要在笔墨方面和画面构成方面求变化,还要在绘画观念上更新。我决心再次挑战,打破固有的审美观念,同时放纵笔墨,尽量使笔墨融入强烈的生活印象之中,尝试用新的笔墨来表现海景。正好这个时期我为广岛宿王寺绘制障壁画,寺方招待我游四国八十八寺。路经海岸,看到海潮卷起浪涛形如巨龙,非常震撼,感受到自然的无穷力量,人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如此渺小微弱,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创作,完成了作品《海潮如龙》。


《海潮如龙》

自此以后,我努力摆脱局限于传统的画题和画法,创作了大海系列作品。在桂林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展出,得到美术同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投身到大自然,用生命体验大自然,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是衍化出来自己生命的光芒。将生命激情融入艺术创作,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画大海要充分展现大海的灵魂,追求大海浩瀚壮阔的意境美。让观者凝视这一幅幅大海的作品,仿佛耳边传来了大海的如泣如诉,体会到我的笔下流露出来的情感。

我在表现大海的技法方面作了些新的尝试。当然,中国画的构成方式、参差关系、因势利导、笔笔相因的运笔模式等等都溶入自身的血液中了,自然在画面中会显露出来。只是强化了传统的留白法,不用白色颜料,利用纸的空白,表现不同的程度的色调。在水法上下功夫,以大水大墨表现大结大化,水墨相融,晕染出强弱虚实的效果。在画大海的过程中,运笔用墨是自由的,许多新技法在创作中偶然得到,可以好好总结,对画其他题材的作品亦可参考利用。”


《破浪穿空》

这是系列中的一幅作品《破浪穿空》,借用一位观者的解读:“厚重的云层和奔跑的马群形成了一幅天地交接的壮观场景,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马群流畅的线条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而整个画面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让我感受到自然的壮观和生命的活力。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刻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仿佛是我内心澎湃的情感和不断奔跑的思绪的真实写照,引起了我的深深共鸣。感谢杨老师作品分享!”观者深深地感悟出画面所呈现的境界与哲理,与艺术的灵魂共鸣了。我也同样被感动了,就去阅读了一些资料,以了解杨老师的水墨人生经历。


早期人物画

杨永琚老师少年时期常随年长的爱画者拜访黄独峰、马万里等画家,逐渐爱上了中国绘画艺术。青年时期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艰难岁月,在穷乡僻壤的寂寞中,在超强度的劳动中,杨老师用画画来聊以慰藉,经常和农民交谈,为他们画像,获得了好评,积累了素材。文革期间处处画毛主席像,农村也一样,于是村村邀请杨老师画毛主席像,让杨老师暂时避免了田间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杨老师的早期创作以人物画为主。

文革后期,杨永琚老师终于回到了城里,后调到桂林市,开始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他的作品受到海内外藏家的欣赏,在桂林最大的宾馆“漓江饭店”里设有杨永琚老师的画廊。也是在这个时期,杨老师在北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王雪涛先生,并成为入室弟子,得到直面授教。


《三个壮族女孩》

1980年杨永琚老师的人物画《三个壮族女孩》入选了全国美展,荣获广西美展一等奖。1988年杨老师来到了日本,初期的作品都是画花鸟,大都用了王雪涛老师的表现方法,杨老师说,为高野山金冈峰寺创作的《牡丹图》就是最好的表现。


《牡丹图》

后来杨永琚老师到梅园写生,创作了《争春图》,1998年入选在东京都立美术馆举办的“国际书画展”,获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奖。2002年创作《日本海之潮》,入选在东京都立美术馆举办的“近美展”,荣获最高奖“近美展大奖”。2014年至2016年,《爱》、《和谐家园》等作品参加了在上海亚洲协信会举办的“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在布鲁塞尔欧盟议会大厅举办的“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路明珠国际和平艺术展”,根据一系列参展作品的成绩,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亲自授予杨永琚老师“国际和平艺术家奖章”。

在阅读资料中,杨永琚老师为日本名刹长野善光寺绘制的26幅《桂林山水》巨型障壁画让我十分感动。

被誉为日本三大佛教城市之一的长野市有一座著名的善光寺,1989年善光寺大本愿要重新绘制一系列障壁画,寻求有传统中囯画功底,山水、花鸟、书法兼能的中国画家。审阅了不少参选画家的作品,最终选择了杨永琚老师。善光寺的障壁画是26幅分割的壁障,每幅画独立成篇,各有主题,又整体连贯,融汇成一幅巨作。当时杨老师全身心投入,精心构思,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创作了26幅障壁画,把桂林山水的美景多方面多角度地呈现出来。作品完成以后在日本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信者们面对障壁画,沉浸在桂林山水的意境中修行。更有许多日本友人飞赴中国,亲临桂林感受实景和真情。如今在谷歌和YouTube上都能看到杨永琚老师的巨作《桂林山水》障壁画。

此后杨永琚老师怀着乡情继续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主题的作品。并在日本各地举办个展,吸引了大量的日本粉丝,其中一位是群马县太田市市长清水圣一。清水市长喜欢中国文化,又爱好美术,成了杨永琚老师的好朋友。后来在杨老师的努力促成下,中国桂林市与日本太田市结成文化艺术友好城市,并在两市的美术馆分别举办了两市书画家的书画展和互访交流活动。杨老师还为新建的太田市政府新大楼创作了巨幅《桂林胜景》,吸引了大批市民对桂林风光的兴趣,纷纷前往桂林旅游。杨永琚老师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桂林胜景》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杨永琚老师画山画水,既仁又智,在水墨画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创新,他的艺术成就和对中日文化艺术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杨老师谦虚地说:“我50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与艺术交流活动上做出了一点成绩,与老师的教导、朋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真诚感恩一路未离开过我从小喜爱的中国绘画艺术!艺术之路没有终点,我谨记‘行千里者半九百’这句中国的古老箴言,继续努力!永不放弃!”

画家的工作非常辛苦,在艺术创作中会消耗大量体力与精力,当初在善光寺创作26幅障壁画以及后来创作多幅巨作时,杨永琚老师因日夜作画太过投入,曾两度腰肌严重劳损,卧病在床。为举办此次画展,杨老师再度过劳受伤,让亲朋好友粉丝十分心痛。祝愿杨永琚老师早日康复,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在水墨创新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