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是和笔者赌气吧,但时间也过于凑巧了。上个月,笔者呼吁岸田政府应该为日本企业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的文章发表后,岸田政府竟然要求日本企业必须在工资表上注明政府的减税政策,否则属于违纪,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显然,岸田政府这样做,是想通过这样的减税政策来换取选票的。这个时候,经济学家应该出来提醒头脑发热的政治家,但日本的知名学者竟然也喊出了所谓的生产过剩论,失去了专家学者的严谨。这样一来,他们的话估计也就很难给政治家做参考了。
最近流行的生产过剩论是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提出的一支论调,实属匪夷所思。但这个论调与去年的所谓去风险论相比,好像还有点经济学理论的影子。不过,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感觉到这应该是经济学家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吧。当然,如果经济学家完全蜕变为政治家的话,提出这样的论调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就应该很烦恼。
经济学显然不是教人们如何赚钱或者找一份好工作的,而应该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状态,为稀少的资源分配提出有意义的思路。但最近的经济学家发现他们的学说好像与社会的发展总有点脱节,他们很清楚这点,却苦于找不到办法来解决。
纽约市立大学的大卫·哈维教授在分析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础上发现了资本主义无法回避的问题,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的结论。他指出,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导致所在地域的价值体制的重建,比如产业空洞化问题。在美国,这样的异化引发了国民愤怒,从而诞生了特朗普总统。其次,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催化了人们过度的消费,也就是说人们的欲望,需求越来越得不到满足,从而储蓄需要依靠掠夺。最后,由于劳动分配率不断降低,导致金融资本开始对劳动者甚至是国家进行掠夺性融资,在分配领域中产生的异化形成了国家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体的分配体制。结果国家内部的所有的人都被异化了。
资本主义会在这样的状况中消亡吗?其实现在已经不需要去深究了,因为哈维教授虽然言之凿凿,但其理论前提似乎正在慢慢消失。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在还没有实现全球化的时候,突然逆转,转向半球化,甚至是区块化。无论哈维教授的理论正确与否,如果他的前提消失了的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与哈维教授花费大半生心血的研究成果相比,所谓的生产过剩论实际上是很空泛的论调,没有任何理论的价值,但却能轻巧地把这种专业理论的基础抽空。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不符合理论的说明,但有时候需要用理论来装饰一下。比较严谨的经济学家虽然会很烦恼,但绝不应该跟着高喊一些资本主义所喜欢的口号,而是应该想办法去提醒头脑发热的政治家。(作者系全球共生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