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和歌、浮世绘,服装、食品、日用品,无处不在的富士山。
集自然性、宗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富士山,不仅是日本人的精神象征,更是各国游客的打卡圣地。
全日本,有419处以“富士见”命名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小城,一座村镇,一角城墙,一条街,或者一处高坡。“富士见”,名如其实,能够眺望富士山。重复,并非日本人不善取名,而是一种情怀,彰显古已有之的自豪。
这种神圣感,既包含了能够一览无余看山观景的优越,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观赏视野的不可侵犯。看似对立的两面,在一座建筑上集中体现。
这是一座原计划在7月份交付的10层公寓楼,坐落于一条名为“富士见通”的街道入口附近。在公寓建造之前,站在“富士见通”街道的另一头,正好可看到富士山,特别是到了傍晚,商店街老式风格的街灯,搭配夕阳余晖,别有一番风味。不仅是当地人喜欢这种温馨的画面,外国游客眼中,这也是最具日式风格的呈现,随手一拍,妥妥的无敌九宫格。正因如此,在日本及海外的社交媒体上,国立市的富士见通街道俨然成为日本最经典的小众网红打卡地。
因为构图太过完美,一片云彩一只飞鸟尚且多余,更何况一座硕大的建筑,破坏的不仅仅是画面的和谐。因此在闻听日本住宅建造商积水房屋打算在这里盖楼的时候,就有附近居民向公司反映楼体会影响景观。积水房屋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立即将公寓楼层从11层改为10层,仍遭到许多市民的反对。国立市市长为此专门指示积水房屋进一步减小建筑体量,于是该公司又把楼高降低了2米。尽管如此,去年公寓正式动工后,从街道的另一头再想眺望富士山,就只能看到一半山景了。
公寓楼是私人财产,富士山是国家财产,而看山的风景和心情却是民众的宝贵财产,如今这三者有了利益冲突,又该做出怎样的取舍?京都市早在1972年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作为日本第一个通过立法将景观保护纳入城市管理的城市,京都的景观政策形成了建筑高度控制、建筑设计管理、眺望景观与借景维护、户外广告管制、历史街区保护五大支柱,其所依据的理念震撼人心:“建筑是私人财产,但景观是公共财产。”
6月10日,建造商积水房屋向东京都国立市市政府报告称,将从11日开始紧急拆除已经建成的公寓楼,并将建筑成本和拆除费用列为特别损失。对于公寓将被拆除一事,积水房屋的相关代表在采访中向预定公寓的买房人真诚致歉,称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对风景的影响”,并表示将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建造商和开发商来说,公寓的拆除意味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对于周边的商贩来说,连分一碗汤的机会都没有了。公寓附近的餐饮店老板很遗憾地表示:“原以为公寓盖成后有大批的房客入住,给店里带来新的客源,没想到就因为投诉,盖好的楼房竟然要拆掉,太可惜了。”
那座被拆掉的公寓或许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但不该忘记的,是它曾印证了日本“民意至上”的社会理念,这一抹记忆,将给富士山的风景增添一笔人情的色彩。(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