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养老巨头把手伸向中国人的晚年
作者:黄天逸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7/12/2024 2:40:04 PM
 

可曾想过有这样一天,你的养老服务将会是由日本人提供的。

据日本NHK新闻报道,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深耕中国市场。在投资中国的一众企业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养老介护机构。凭着应对本国老龄化需求的经验,日本养老企业能否在中国落地开花呢?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养老设施数量少、护理人才缺乏、养老产品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日本在养老护理问题上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善于通过智能养老、细致入微的服务来满足老年人需求,国内市场也趋于饱和。此次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看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而中国则需要日本的技术和模式来完善养老产业,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

但应该看到,中国养老市场和日本养老市场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既有文化观念上的不同,也有人口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日本文化中,独立和自立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从小孩子就被教育要独立,不给别人添麻烦。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日本老人通常与子女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们很少和子女住在一起,也不愿意依赖子女,而是选择独立生活。

但在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居家养老成为常态。传统的中国家庭通常是“4·2·1”的结构,即4个老人、夫妇2人和1个孩子。老人会和子女住在一起,并且希望子女承担自己的晚年生活;而子女也会认同孝敬父母是出于情理和家族延续的需要并承担赡养义务。

此外,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在数量上远远大于日本。仅2023年来说,中国老龄人口为2.96亿人,日本则是3622万人,老龄人口的数量几乎是日本的十倍。在养老产业中,日本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养老市场中有着极大的话语权,也往往敢于开拓各种新型养老产品和技术。中国则有着自身的制度优势,善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宏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日本企业在国内使用的那种精细化服务的策略,在中国势必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一方面,中国的大家庭结构使得养老和育儿的重任都压在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即年轻的夫妇身上。这使得他们无法支付精细化养老服务带来的高昂费用;而从传统观念来看,送老人家去养老院、聘请“外人”来照顾自己的父母通常被认为是“不孝”的。另一方面,中国的老龄人口基数大,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如果仿照日本模式,对每位老人都量身定制一套养老方案,那将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

在中国,需要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模式,先从整体上缓解养老服务的缺口,也就是优先解决技术、人才、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再针对各类人群的需求细分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产品方案。

一些日本企业已经做出了成果。例如,日医学馆在北京、大连和天津运营了养老机构,并开展了与养老相关的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AYA医疗福祉集团在大连设立了首家日本独资护理企业,创建了嵌入式社区医养中心,并开拓了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引进日本护理人才。

面对中国老龄人口多,偏重居家养老的情况,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对经营战略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主要涉及健康养老咨询、养老服务运营支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及养老产品销售等领域。他们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并充分利用中国数字化程度高的优势,构建了“互联网+社区”的养老服务平台,将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机构的养老服务,都融合到平台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日企业在养老产业上的深度合作,能够顺利解决中国养老市场的痛点。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