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小津《麦秋》: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徐青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8/9/2024 5:04:30 PM
 

1951年10月3日,被誉为“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1903-1963)的第44部作品《麦秋》上映,这部电影也是日本战败后小津拍摄的第五部电影。小津的电影在国内外广为人知,不少学者以小津的电影为范本探讨日本的家族结构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也有学者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探讨小津的低镜位、小道具、画面的构图、编辑的节奏、画外音乐、移动镜头的拍摄手法。因为小津的影片一般都以叙述日常生活,讨论家族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主。由此,小津拍摄的影片节奏与黑泽明导演的影片大不相同,其拍摄风格可以归纳为故事内容简单,叙述节奏缓慢,静物画构图明显。

但是,即便如此,中国文学研究家竹内好在“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中认为,“在川端文学和小津电影的颓废中反而能感受到战争的影子很浓厚”。而女演员香川京子也回忆拍摄时小津曾说过“我对社会没有兴趣”。他的言下之意是,只要能描绘出人物的真实面貌,自然而然地,社会也会随之出现。同样的道理,只要描写当时的日本家庭,战争也会紧跟而出。可以说《麦秋》就是一部“镇魂歌”,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战电影”。

在小津拍摄的电影中,“静物画”般的拍摄风格可谓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因执导喜剧片《谈谈情,跳跳舞》出名的周防正行导演认为,“小津会在电影的框架中制作框架”。宛如一帧帧的“静物画”。特别是当影片中演员们的台词结束,要留出几帧画面,以此进入到下一个场景时的“停顿”。像叙事诗般展开的《麦秋》的第一画面就是无人的海滩,一只孤零零的小狗在海滩边跑来跑去,波涛一浪接一浪,预示着主人公们的日常生活不可能永恒的稳定和平静。小津采用“大海波涛”的注销法,为宫间家族即将迎来的“一家离散”埋下了伏笔。也叙述了主人公们的烦恼刚去除了一个,下一个烦恼又来了。人生就好比是在波浪中一浪一浪地前进,永无止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人从海中来,又从海中去的命运的轮回。

该片的男女主人公的扮演者依然由小津电影的“御用演员”笠智众和原节子人担任男女主角。影片以生活在北镰仓的三代同堂的间宫一家围绕着长女纪子的婚姻问题而展开。最终,纪子与哥哥康一的同事矢部(与战死的间宫家的次子省二是高中同学,其妻子在前年留下年幼的女儿去世了)结婚。虽然矢部之后被调到了秋田的医院,家里人也都反对这门亲事,但纪子意志坚定地坚持要与矢部结婚,大家拗不过纪子,最后也就同意了。虽然整部电影中出现和涉及的人物不少,但是在电影中登场的各种人物都只是“画”的一部分而已。对小津而言重要的并不是“肖像画”,而是人物离开后,留下的“风景画”或者“静物画”,这些才是小津电影中的精髓。

影片中阿勇兄弟因为调皮用脚踢了面包被爸爸训斥后离家出走,到了晚上兄弟俩还没有回家。小津拍摄的间宫家饭桌上为孩子们准备的碗筷的静物特写,使用影像语言既描述了一家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也预示了二战后,日本家长制社会的崩溃和新的价值观的到来。

小津在电影中经常会使用四格漫画般的手法来表现日常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有时小津甚至只拍摄夏天的竹篱笆、太阳底下暴晒的衣物、风中飘荡的鲤鱼旗,即便如此,观众依然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悦、悲伤和遗憾等细腻的情感。

因为通过无声的描述反而能多层次地展示剧中人物的存在感,让观众感受到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在桌上、椅子上或者榻榻米上,都可以找到主人公在剧中存在过,或者正在等待的一种玄妙的感觉。想要把这种特殊的感觉拍摄下来,就十分考验导演的拍摄功力。画面中的人物消失了,台词同时也消失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像幻影般放映出来的图像就是一幅画,此时无声胜有声地向观众诉说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原委。没有人存在的场景,按道理来说,是不会让我们产生多余的联想。不过,没有人并不代表这里曾经没有与人产生过连接,只不过,现在人去楼空,但依旧会留存下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这样一来这些日常用品和生活环境,也就有了人物存在过的含义。例如,空无一物的座子和椅子,包括挂在墙上的装饰物等都在静静地再现它们所看到的人间戏剧。

在小津看来,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真实存在的,即便他(她)们不在场,依旧可以感受并记录下这种感觉,就像是尘埃一样,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们,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这是小津安二郎再平常不过的“家庭剧”的一贯风格。

影片的高潮是初夏时节,以女儿纪子结婚为契机,周吉老夫妇在大和隐居,间宫一家从此四分五裂。在大和的家里,周吉夫妇望着丰收的麦田,回想起过往的人生。周吉提醒妻子看不远处麦田里送亲的队伍。“喂,瞧,出嫁了。”“会怎么样呢?”“嗯。”周吉温柔地看着妻子。妻子想起了远嫁秋田的女儿,“纪子,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丈夫回答:“嗯,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我们还算是好的。”“嗯,发生了好多事啊,好长一段时间”、“嗯,欲望是没有底的”“嗯,但是我真的很幸福”“嗯”。丈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喉咙颤抖了起来。妻子凝视着大和丰饶的麦秋,喉咙也在颤抖。老夫妇俩望着丰收的麦田,惦记着秋田的女儿,想必也想起了没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次子省二吧。影片在风中摇曳的麦穗中落下了帷幕。

《麦秋》上映正好是在《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签订之后不久,这或许是一种巧合。在美国的操纵之下,在对日战争中牺牲最大、伤亡最大、贡献最多的中国却被拒之门外。此时的美国又在参与朝鲜战争,多少生命,多少家庭的“日常生活”又在战争中被剥夺。中国政府曾于1951年和1952年两次发表声明,不承认《旧金山对日和约》。直到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也是二战结束79周年。当我们向战争中逝去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表示哀悼的同时,坚信只有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正道。要想展望未来,就得铭记历史。

(图片来源:株式会社メディアジャパン发行的《日本映画 永远的名作集 全9作品 小津安二郎大全集 第二集麦秋)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