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高被引排名,中国第一,让日本学者感叹经费难
作者:施银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8/15/2024 10:37:40 AM
 

2024年8月,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日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关注度高,被引用次数多,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数量,全球的排名排在了第13位,创下历史新低的。

数据显示 在最近3年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以6万4100多篇高被引论文数排名第一,美国以3万4900多篇高被引论文数排第二,英国以8800多篇排第三。而日本仅有3700多篇,排在了第13位,这是自1981年以来最低的排名。而从关注度高的论文总数来看,中国以高达54.14万多篇排第一,而日本仅以7万2000多篇排在了第5位。要知道20年前(1997-1999)的日本还曾经是排名世界第二的科研强国,而如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不如从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1:教授以及研究员数量不足,研究助手数量严重不足。

2: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比例偏低,2001年不满40岁的大学教师占比为29.5%,现如今仅有约20%左右,下降幅度明显。

3:博士课程在读和毕业人数不足,自2003年日本博士在籍数量以18232人的数量迎来峰值以来,这20年一直在下滑。随着包括教授在内的科研工作者这种职业的魅力和收入降低,硕士读博的比率从2000年的16.7%下降到了9.7%。

4:科研原材料成本提高,经费却不增加,导致科研经费不足。特别是短期难成果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更加困难。

5:科研时间不足,过重的教学负担和不必要的行政约束影响了科研时间。

6:去海外交流访学交流,以及深造学习的机会减少,海外博士数量最近10年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对于日本科研人员的水平产生了影响。

这一现状让很多日本学者不满,抱怨拿经费太难了。随着各国都在加大科研投入,增加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努力提高高被引论文数量,而日本则一直是原地踏步。无论是科研经费还是科研人员数量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获得足够的科研经费,不得不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周旋,而无法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真正的科研。

事实上,自2004年日本把86所国立大学独立成法人以来,日本国立大学这20年的财务状况一直在恶化,科研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为此,2024年文部科学省新成立了有识之士会议,并于7月30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国家发放的经费为1600多亿日元,减少了13%。经费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教育投资的不足也使得投入科研的高端人才匮乏,很多科研项目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

当然,日本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不仅仅是大学,在中小学也同样也有体现,从最新的日本“学力测试”的结果看,日本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都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明显不扎实,这种学习能力的下降也必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影响到日本的科研后备军的水平。

不过有人肯定要问,日本不是一直都有诺贝尔奖诞生吗?怎么能说科研能力在下降?确实,自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物理学奖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几乎是一年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诞生,至今共诞生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诺贝尔奖的评价是具有滞后性的,往往从论文最初发表,到后来的实用化,到最终有资格参与到评价,需要4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日本诺贝尔奖得主数量的迸发其实是40年前日本对于世界的贡献。

如果日本一直这么“啃老本”,活在过去的荣光之中,那么这种科研能力下降的现状将很难改变,也很难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当然,日本的困境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一些启示,科技发展和科学研究不是5年努力10年努力就能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保持领跑地位,需要在体制和经费支持上长期稳定下功夫。这种投入的回报也是可观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是卓越的贡献。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