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壮游中国】在青龙寺探寻空海的足迹与中日文化的交融
作者:秦晶晶 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8/23/2024 12:24:31 PM
 

中国的千年古都——西安,悠久的岁月年轮积蓄出的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脚步。我们早早知道,在这座城市的南郊,大雁塔东北、曲江池遗址北面的乐游原上,有一座凝聚着中日关系史上灿烂交流时光的寺院——青龙寺。近日,借受邀参加“2024西安武则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的机会,我们忙里偷闲前往青龙寺。

我们曾一起在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踏寻了近百个寺院。那里的寺院给我们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小”,小到令人感到一种压抑。青龙寺则不同,踏入之后,就能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寺庙地势高峻,风景幽雅,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西院,更是宛如一个精致的花园,各类植物争奇斗艳,樱花、枫树、丁香等花卉树木点缀其间。知情人告诉我们,每年4月中旬至5月末,青龙寺的樱花盛开怒绽,把整个寺院装扮成一片粉色的花海,美不胜收。好在花季已过,现在也不是谈樱花的时分。

到一个景点,观看它的宽度与厚度果然有趣,但总比不上追求它的历史长度更为过瘾。让人叹为观止的青龙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开皇二年(582年),只不过当时名为“灵感寺”,是佛教密宗寺院。到了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这里改名为“观音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又改名为“青龙寺”。不过,好景不长,到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那个大唐禁佛的岁月里,这里的寺院也被废除了,第二年则改名为“护国寺”。由此可以推测,这次的“废”,并不是连根拔掉、一推倒之。直到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这里才又恢复叫“青龙寺”。一个名称频频更改的寺院,一定具有叙说不尽的兴衰历史,那后面的笑容与泪水,应该不会随风飘逝,而是永驻地下的。

走进寺院二楼展厅“空海史迹展”,我们意识到这才是如今青龙寺的“重中之重”。空海出身于日本讃岐一个贵族家庭,小名叫“真鱼”。但是,他并不是“游”到中国的,而是在31岁那一年冒着生命危险与遣唐使藤原野麻吕一起从难波(今天的大阪)乘坐商船,历经34天后在中国福建长溪登陆,再经杭州、洛阳进入长安。当时,一个富贵人家的儿子,为什么不肯躺平而做出了这种入唐求法的选择,实在是耐人深思的。

恰好那时,青龙寺已经成为大唐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据史书记载,贞元二十年(804年),学问僧空海在这里拜惠果为师,尽得密宗真传。他似乎有点性急,或者是信奉“出名要尽早”,不到两年就回国了,并创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而青龙寺也因此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被日本人誉为“圣寺”。

写到这里,我们想敲敲黑板,划划重点:日本学问僧空海是一个把日本京都与中国洛阳、西安连接起来的和尚。

还有一说,日本的汉字就是空海回国后借用中国汉字的草书创造的。当然,也有学者不认可此说,我们则姑妄存之。对了,还有一说是空海回国时,还把中国的茶叶带回日本了。此说应该是不虚的,因为历史上留有嵯峨天皇与空海一起饮茶后挥毫写下的一首汉诗:“道俗相分近数年,锦秋唔语亦良缘。香茶酌罢日云暮,稽首伤离望云烟。”

对了,还有人“检举”,说空海回国时还把中国做面条的手艺也带回日本了。回到老家后,就指导他的外甥智泉大德为他病重的老父亲做面条。直到今天,空海的家乡每年都要举行“献面仪式”活动,讃岐面条已经成为日本香川县代表性的美食。

我们转身在院中观看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1982年修建的“空海纪念碑”,高达10米,全身采用汉白玉而制,碑顶是密宗所特有的法器造型“五轮塔”,自下而上依次代表地、水、火、风、空。纪念碑周围还刻有波浪纹图案,象征着空海渡海求法的艰辛历程。

我们还在“青龙寺”的寺院里看见一尊名为“空海真眼密教八祖诞生”的雕像。那空海跪坐在地,低头、弯腰,以“低到尘埃里的谦卑”接受挺直着腰板坐在那里的惠果大师的指教。

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盛景。今天,让人看起来五味杂陈,只想匆匆转身离去。(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