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闲暇时光,我偶然间瞥见了好友杨多杰在他的自媒体平台“多聊茶”上,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中日古代茶器的差异,尤其是那细腻入微的茶杯对比。他言辞间透露出,日本古代的茶碗在形态、材质、设计乃至手感上,与中国古代的茶杯相比,似乎总少了那么一份韵味,难以窥见其独特之美。而屏幕的另一端,热情的网友们纷纷通过弹幕为他点赞、留言,直言“终于有人说出了心里话”,一时间,热闹非凡。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杨多杰的那本专著《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中华书局出版,2022年1月第一版)。书中,他对茶诗与茶具的热爱跃然纸上。更巧的是,他曾特意为我烧制的一个茶杯上,还镌刻着日本平安时代学者岛田忠臣写的“不劳外出好居家,大底诗人只爱茶”的茶诗,仿佛在诉说着两国茶文化的交融。
近日,我在东京神保町那条书香四溢的书店街上,以1000日元淘到了一本珍贵的书籍——《乐茶碗的四百年传统与创造》。这本书由1998年(日本平成十年)三德利美术馆编辑,乐美术馆发行,内中收录了106个乐茶碗的精美图片与介绍。因我家领导名字中含有一个“乐”字,自从我迷上日本茶碗后,便对“乐茶碗”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愫。
翻阅这本书,我最大的发现便是,这本书收集了日本乐茶碗第十五代传人吉左卫门在1981年到1996年期间烧制的45件茶具,令人意外的是许多茶碗名字竟源于中国的唐诗。
譬如,吉左卫门1986年烧制的黑乐茶碗,名为“月胧明”,其名取自大唐诗人元稹《使东川·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中的“野花缭乱月胧明”。同年,他还烧制了另一盏黑乐茶碗,名为“林峦夕丽”,灵感则来自大唐诗人常建《西山》一诗中的“物象归余情,林峦分夕丽”。
1989年,吉左卫门又烧制了一盏名为“飞湍”的黑乐茶碗,书中说碗名取自唐诗,但没有说出具体出处。我查阅后得知,这应是取自大唐“诗仙”李白《蜀道难》中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990年,吉左卫门烧制的“沧海月明”黑乐茶碗,则化用了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同年,另一只黑筒乐茶碗“我歌月徘徊”,无疑源自李白那首独饮闷酒、意境深远的《月下独酌》。
接下来的几年里,吉左卫门继续以唐诗为灵感,烧制出了一系列富有诗意的黑乐茶碗。1991年的“寒兔”,取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992年的“月出生”,源自王建《行月见》;同年的“老鸮”,则来自李贺《神弦曲》中的“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1993年,他一年烧制了多盏以唐诗命名的茶碗,如“吹马”、“山岳”以及“女娲”,分别取自李贺的《神弦曲》、贾岛的《送天卓入华山》以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值得一提的是,此书中把“贾岛”误写为“卖岛”,这个小小的“卖”的瑕疵,至今似乎还未被人察觉。
作为1949年出生、乐烧第十五代传人的吉左卫门,为何如此钟爱根据唐诗的意境来烧制茶器,并为其命名?在唐代诗人中,他为什么又如此地偏爱李白和李贺?其原因我尚未完全明了。我请教了一下杨多杰,他给我的回复是:“这应该是日本茶文化中有着注重从汉诗中汲取营养成分的传统。例如,抹茶道中的差挂,用汉诗的地方也很多。这位陶艺家把部分文化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这也真是个巧思。”这个回答虽然并不能让我完全满意,但还是点“拨云见日”的味道。还有,我想强调,吉卫左门1973年从东京艺术大学雕刻学科毕业后,曾前往意大利留学,1976年回国后,便踏上了陶艺家的道路,专注于烧制茶碗。
我反复思虑后,吉左卫门对唐诗的热爱,或许源于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古典文学的崇敬之情。乐烧茶碗作为日本茶道中的重要器具,承载着四百多年的历史与精湛的技艺。吉左卫门在制作茶碗时,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看重茶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吉左卫门或许认为,用唐诗来为乐烧茶碗命名,不仅能增添茶碗的文化底蕴,还能使其更具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此外,吉左卫门也可能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他或许希望借助中国古代唐诗的意境与韵味,进一步提升乐烧茶碗的审美层次和文化内涵。在命名时,他或许会根据茶碗的形状、色泽、釉面效果等特点,结合唐诗中的意境和词句,为茶碗起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名字。这样的名字,不仅能让人一眼看出茶碗的特点和风格,还能引发人们对茶道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美好联想。这种跨界的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茶道文化的内涵,也为古典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不管怎么说,吉左卫门以中国唐诗为灵感烧制乐烧茶碗并命名,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独特诠释。他的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引发了人们对中日茶道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思考。(2024年10月15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