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文史漫笔254】太宰治穿越生死的五次自杀与情感探索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0/21/2024 10:20:34 AM
 

谈及日本现代文坛中太宰治的形象,人们往往首先会冠以“自杀之王”的称号,随后则是将其描绘成一位痴情种子,似乎他的生命轨迹总是与女性及与之共赴死亡的念头紧紧相连。然而,这样的描述虽然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他的轮廓,却也在不经意间简化了那份复杂与深邃。

诚然,“自杀之王”的称谓对太宰治而言,是一种无可争辩的事实。从昭和四年(1929年)至昭和二十三年(1948),这漫长的十九年间,太宰治的生命如同被诅咒般,五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最终陨落。在这片自杀频发的国度里,他无疑是那个最引人注目的陨落之星,自杀于他,仿佛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至于那“情种”之说,则略显片面。诚然,他的三次自杀尝试与女性息息相关,这些事件如同璀璨的烟火,在公众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却也让人容易忽略了他内心深处更为复杂的纠葛。太宰治在《小丑之花》中曾言:“自杀之中,必藏着连本人也未察觉的重大客观因素。”有人把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自杀视为太宰治心中“三观”崩塌的导火索,但实际上,从他笔下的文字不难发现,那份对死亡的痴迷,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太宰治在小说《追忆》里面说过的,“我已经是凋零的花瓣,一点微风也足以让我震颤不止,受了别人一点点轻蔑,就会万分痛苦甚至想去死。”也就是说,太宰治自喻为“凋零的花瓣”,轻微的风都能让他颤抖,他人的轻蔑更是足以让他心生死念。因此,把太宰治的自杀简单归咎于外界影响,或是对前辈芥川龙之介的“致敬”,无疑是对他内心世界的浅薄解读。

20岁的太宰治,正值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成年之际,却也正是他自杀连续剧拉开序幕之时。关于这次自杀的动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逃避学业的压力,也有人提及他此前一个月就与一位艺伎有情感纠葛,尝试着自杀一次了。如果这种说法为真,那么太宰治的自杀史,或许应从六次算起,而女性,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太宰治曾在小说《他已非今日之他》中自嘲:“傲慢之人,总爱在兴趣上标新立异。”这或许可以用来形容他那既诡谲又高傲的自我。他不愿承认自己是为情所困而自杀,声称“与厌恶之人无法共赴黄泉”,只是“迷恋”使然,这既是他对自我的坚持,也是对世俗眼光的一种反驳。

昭和五年(1930年)的那次未遂自杀,他与银座酒吧女招待田部阿滋弥的悲剧,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他被救起,而那位年轻的女子却永远沉睡在了河底。金钱与权势的介入,让这场悲剧得以平息,却也让人窥见了太宰治生命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

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因贫困而试图自我了断,还是因妻子的背叛而心灰意冷,太宰治的每一次自杀尝试,都像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拷问。直到昭和二十三年(1948),他与情人山崎富荣以那种独特的方式,终结了这一切。他们的身体相互捆绑,仿佛是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抗争,也是对自己情感的终极诠释。不知道日本文学家对捆绑是不是有特殊的爱好,夏目漱石为了让妻子晚上不能够逃走,睡觉时把自己的手腕与妻子的手腕捆绑到一起。至于那位“捆绑作家”团鬼六,就更是另类了。

如今,当人们看到原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历经五次选举终成首相正果,不禁让人联想到太宰治那五次自杀终成的“正果”。这份坚韧,这份执着,无论是追求赢还是选择死,都让人不得不感叹,日本人的韧性,确实非同一般。(2024年10月21日写于千叶丰乐斋)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