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一路所见景象很不一样。
在日本十天,时刻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气息,能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品尝美味可口的料理,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更每时每刻感受到商业文明的细微影响。漫步东京的大街,被那份独特的氛围吸引:高耸的摩天大楼与古老的寺庙交相辉映,就是一幅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画卷。游览浅草寺这样历史悠久的地标,感受到日本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远观东京塔,可闭目想象“登临俯瞰”,眼前整个城市的景色一定更壮观;远远近近摩天大楼与街道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东京作为现代大都市的独特魅力。无论在寺庙里还是在电车站或地铁站内,或大街小巷里穿行,你口渴了,随意看转角处就会有售卖机为你备足了琳琅满目各色饮品。
不少人称日本为“霓虹国”,虽是因日语读音酷似“霓虹”才有了霓虹国的名字。但当你真正走在夜晚的日本街头,会深深记住错综复杂街道里肆意流动的斑斓灯光——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无数霓虹灯尽情挥洒着光芒,向过往行人发出热情而无声的招唤;它们密集而拥挤,互相交织、互相渲染、互相成就,把所有原始的黑一律吞没,向天地闪耀着自己的色彩——日本的夜色是繁华的,是灯红酒绿的,是寂静无声的,又是浪漫大胆的。假如你从新宿地铁站走出来——立刻被拥挤人群滚滚人潮裹挟住,小心着谨慎着,仍然会在铺天盖地的拥挤人流里暂失方向,这是近年来我所经历的最汹涌的人潮了吧。
回顾东京给我们的印象:即便是世界第一大城市,除几大商圈外,仍存有为数众多的低矮且五颜六色的房屋,大城市的冰冷感瞬间消融;更觉寂寥小巷的温暖,随风飘荡风铃的清脆……总体感受是该有的都有,繁华与温情,庞大又细微。井水,河水,各流各的。
我们来到中亚。哈萨克斯坦草原辽阔,境内古迹众多。景观壮阔的群山,宝石般闪耀的湖水,被誉为最圣洁清真寺的阿兹拉克苏丹清真寺,是中亚最美清真寺。突厥语中“哈萨克”指“自由之民”,“斯坦”是“国家”或“地方”的意思。哈萨克、吉尔吉斯等民族本是游牧部落,长年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随风放歌,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随着时代变迁,他们逐渐定居了。中亚人性格粗犷,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都搞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跳舞、踢毽、放风筝,还举办赛马、摔跤、姑娘追、叨羊、马上角力、射箭等各种比赛。
吉尔吉斯斯坦有巍峨的雪山、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场,还有如画的高山湖泊……如不说此刻是在中亚,或许你会以为这是瑞士。诗仙李白出生地吉尔吉斯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在首都比什凯克以东50公里处,距伊塞克湖很近。如地球蓝眼般的伊塞克湖在吉语中意为“暖湖”,终年不冻,湖水清澈透明,因周遭冰冷雪山的映衬,更显出温暖美感,是上天赐给这片土地最美的礼物。
自然,粗犷,朴素,安宁,梦幻,神秘……是行走中亚时内心深处真切感觉。这两个国家城市与乡村都如展开的画卷,林地、山岗、草甸与远处的群山、雪峰、湖泊相映成画;城里或乡下最高耸也是最气派的建筑就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或教堂),或高大雄伟或金碧辉煌或小巧隽俊,只有它们才色彩鲜艳、夺目。一想:这俩国家里的广告牌子真不多也不打眼,至于霓虹灯更少。想到这,有点糊涂了:“都说伊斯兰擅长经商,为啥广告牌少霓虹灯少?”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视觉图像时代》中提到:我们已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他说,现代生活让一些具体“物”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对世界的测定、设置。如飞机让大距离消灭,无线电使我们对过去无法到达的陌生世界有了认知。“‘技术’取代了‘庞大之物’”。
那么是商业大潮将代替更多“自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