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父女同文】“水”“风”“光”一起抓
作者:郭乐菱(女儿) 郭瑞炜(父亲)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20/2025 10:35:34 AM
 

爆竹声声除旧岁

春雨点点洗旧愁

青山绿水盼丰收

无虑也无忧

……

眼见着中国人最期盼的春节一天天近了,我耳边一遍遍响起《绿水青山》欢快优美的旋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农耕时代劳动力较为落后,人们不得不向周边环境、资源“动手讨要”;那时,有远见的人士就提醒应该着眼未来“留有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如今,从环境保护出发,林木得到了更多保护,小朋友们也都知道“只有光头强才砍树”;事实上,燃烧林木不仅不利环保,所获热量也很有限。科技工作者为此更付出诸多行动。

1月16日,在IT之家看到一则消息:《一滴水发11次电:国家电投羊曲水电站实现“一年三投”目标》,引人关注,原来是羊曲水电站已建成投产,在黄河上游干流河段有11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群,可实现“1滴水发11次电”。

请看:人民网2025年1月14日发表《青藏高原首个百万千瓦气电支撑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报道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成功并网一月有余,光伏电站发电量于2024年末已成功突破1000万千瓦时目标。截至1月6日24时,已成功发电1514.3万千瓦时。对风电发展动向,同日的界面新闻发表题为《今年风电新增装机有望突破亿千瓦大关》,读后让人为之一振。

面对亘古以来没有改变的“风”“光”,中国人转变了一种思维,换了一种目光来看待。

我们都知道,佛教禅宗有种说法,可以用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第一重境界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叫“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现螺旋式的深入,最后会简单地归纳出某件事情的本质。

面对大山名川,让“绿电”出深山;面对戈壁荒滩,让风、光“绿电”源源不断。真的实现了转眼看“风”“光”,前景更宽广——我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风能发电机,俗称大风车,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装置,可以转化风的能量为电能,是一种环保、清洁的能源。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大风车已成重要电力供应方式,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近年,我们在这方面快马加鞭追赶。于是,有人说“大风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新的能源时代的象征。”也有人动情地赞叹:“大风车的转动,让人们激情澎湃,感受到大自然的力。”

不仅如此,近年来,内蒙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在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光伏治沙,让过去的不毛之地戈壁荒滩成了光伏产业聚集的“金窝窝”。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中国人正奏响“夸父逐日”的新乐章。

早在二十年前,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浙江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习近平曾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划出红线”。如今,绿色发展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如何补上生态环保短板?是当下中国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作为年轻的一代,应该关心家园关注未来。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说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他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我们一起守护绿水青山,更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