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这个词儿我蛮喜欢,它表明了一个策略一个想法,而不是盲目地做事儿。日前看《新京报》网站上说“诺奖文集”被指剽窃,虽不知内情,但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绝对不是靠什么翻译公司就能搞出来的,如果连这样的翻译作坊都能出面说事儿的话,我看天下的文学差不多也就快死翘翘了!
文学翻译是一门非常高端的智力工作,因为它的语言往往是日常生活当中极端浓缩的,但同时又是极端稀释的表达,而且还是跨越双边文化的一条长长的河。
我很早就听说,中国当代文学之于世界上的传播一直不利,其中最大的理由是翻译的问题,很多翻译靠的都是我们自己,既不是对方国家的母语,也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语言,很多情况都是一半在中国,另一半在对方国家成长的人,半吊子,结果双边的文化根基都不深,于是被翻译出去的作品也就花了脸!
拿我自己为例,用外文写作,用日文写自己的作品,这个有十足的把握,但说到翻译别人的作品,把中文翻译成外文,这个打死我也不敢!除非口头翻译,这个愿意做的,因为有现场的气氛,可以减弱语言的承载力,可一旦涉及到文学笔译,我觉得你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跟母语国的人磕!
那为什么用外文写自己的作品反而有信心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你的外文是异种类型的,从语气上从结构上从句式上都是如此,一旦遇到很难表达的意念,你可以随时掉头,找个弯路就可以解决。然而,翻译别人的作品却不能这样做。一位美国的文学家高度评价过哈金的英语,认为他为英文的表达带来了新气味。同样的道理,我对自己的日文写作也抱有同样的意识,写出对方母语国家的人也许不去那么写的感觉。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打造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家,大约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点:
1.必须起用对方母语国家的人做笔译。
2 .母语的表达能力必须要高于对中文的理解能力,因为中文理解能力的发达往往会阻碍翻译者的母语思维,这是件蛮可怕的事儿!
3 .热爱文学,知道文学之于现实的荒诞与诚实。
我算幸运的人,按照上述原则培养出来的日本翻译家已经挑起大梁,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出版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图为我在日本的大学讲课的场面,目的不为别的,还是为了打造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