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区,只有我们一家中国人,所以整个小区里到了年底我们家显得最忙:先在院子里挂满彩灯过圣诞;圣诞刚过马上在家门口摆上门松过日本的正月新年——元旦;元旦过完了,邻居的日本人家家户户收起彩灯和门松开始恢复平常日子了,我们家的节日还没完: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玄关处挂上中国结——中国的春节才刚刚开始呢。
作为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我们家每年照例是要过上两次年的:一次过日本年,也就是元旦,还一次过中国年,那就是传统的春节。过元旦时,我们吃荞麦面。过春节时,我们吃饺子。
以前在国内我不会包饺子——对于南方人而言,“饺子”这种食物天生就应该去外面的饺子专卖店里吃,因此从未想过要自己擀面皮自己包。对于吃米饭长大的人而言,和面、擀皮、揉馅,这些工程简直比修长城还巨大,不可想象。虽然据说北方人过年家家户户必定要包饺子,但我们南方不一样,我们南方人过年的餐桌上必定有鱼有鸡有肉还有代表喜庆吉祥的八宝饭,但不一定会有饺子。因此,一直以来,“饺子”对我这个南方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北方吃食,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其他含义。
可是到了日本之后,我居然学会自己包饺子了。因为一说起中国料理,日本的友人们第一个就会提到饺子。当我邀请日本朋友来家里聚餐,问对方想吃什么时,他们大都理所当然地说“吃饺子”。因为在日本人心目中,中国人天经地义就应该会包饺子,就好像我们也以为日本人必定个个都会做寿司一样。当听说我不会包饺子时,那些日本友人们会将一对眼睛瞪得比太阳旗还圆,像看到一条恐龙一样地直盯着我,说:“不会吧?唐桑,你是中国人,居然不会包饺子?”那份惊异状,就好像听说一个中国人居然不会写汉字、居然不会用筷子吃饭一样,觉得简直无法理喻。
这样的事情经历了几次之后,我便开始意识到不会包饺子这个问题“很严重”,严重到可能直接跟我的人品或智商挂钩。因为在国内,“饺子”或许只是北方人的吃食,但走出国门之后,“饺子”却身价百倍,它不再单纯是一道北方的吃食,而俨然成了代表中国食文化的一道“国饺”,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虔诚的“饺丝”,在同为汉字圈文化的日本更是拥有众多的“饺迷”。你想在一群热爱中华美食的日本人圈子里混着却居然不会包饺子,那绝对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事。
于是,就这样,我学会了包饺子。当然目前饺子皮还是擀不好,但包出来的饺子倒也都大致浑圆可爱、肥肚大耳、卖相喜人——既然饺子是中华食文化中喜庆的象征,我要包自然就得将它们包富态点。“富态”的饺子精神劲儿足,吃下去又实在又有喜感,多好。
这几年,每年春节都赶上周末,这对于没有春节假期的在日华人而言,可真是个好机会。今年春节,我们打算去神户中华街参加从除夕到大年初二的“春节祭”,品尝传统的中华美食,猜灯谜,看杂技、狮子舞,还有中国历史人物的京剧扮相大游行。当然,我们还不会忘记跟往常一样,呼朋唤友大家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大年、包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