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25日 第 14 版)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李教授走失被寻回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家属介绍,李教授最近半年以来出现了一些老年痴呆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及语言表达重复。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600万左右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1/4。此病症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越是老龄化的国家,发病率就越高。人们在暗自追问:我将来会不会“走失”呢?
痴呆已成第四大杀手
阿尔茨海默症,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其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痴呆病人高达2600万,痴呆已成为位居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之后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年龄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大于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患病率将增加一倍,8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可达20%至30%。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也会大幅上升,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患老年痴呆的人数将达到6000万,仅我国就将有1200万。调查显示,我国痴呆患者就诊率较低,轻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为14%,中度就诊率为25%,重度患者的就诊率为34%。但在农村地区,痴呆就诊率更低。因此加强对痴呆的认识,进行全民普及教育非常有必要。
谁会不幸地患上“痴呆”?
研究发现,老年痴呆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是男性的1.5至3倍。老年痴呆患者中一部分是因遗传而致,但这类病人仅占总数的5%至10%。家族病史是老年痴呆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家族中若有老年痴呆患者,其一级亲属的发病率较普通人高3.5倍,大约60%直系亲属在进入80岁时可发展为老年性痴呆。家族性老年痴呆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但部分人可在30岁左右发病,且病情发展也快。
老年痴呆在农村较多,城市较少。资料显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在城市为159/10万,农村为332/10万。痴呆影响人的寿命,世界各国报告痴呆死亡率从0.87%至27%不等,且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65岁及以上痴呆患者较同龄非痴呆患者死亡率高2至4倍。
症状:健忘、焦虑、失常
老年痴呆起病隐匿,如果关注不够,很难早期发现。
老年痴呆的症状,首先,以记忆力下降为主。以近期记忆下降为早期和最主要的症状,逐渐加重后才发生远记忆受损,包括自己的经历、生活中重大事件等,严重时出现完全性遗忘。其次,以精神和行为异常出现较早。早期可有焦虑不安,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也可表现为情感冷淡,对人对事无动于衷;性格变得自私,不知关心亲人的改变,病情逐渐加重后,不知饥饱、不知自理卫生、不修边幅等;早期就可以丧失工作的主动性,终日无所事事,无目的地徘徊;有的患者捡拾东西,有的则到处乱翻东西或乱藏东西;有的患者冲动、打人、骂人、极其凶暴;有的患者不知白天还是夜间,常常在傍晚时吵闹加重,称为“日落现象”,夜间活动增多,难以克制,有的患者到处乱走,游荡。第三,较早出现应用工具的生活能力即较为复杂的生活能力下降,如接听电话、上街购物、管理钱财、烹调、洗衣、吃药等全都一塌糊涂。早期阶段这种生活功能受损极轻,常不被发现,中度痴呆时才较为明显,重度痴呆阶段,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老年痴呆患者晚期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口面部不自主动作、厌食或贪食、大小便沾满身上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腱反射亢进。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在5至10年左右而死亡。
提早干预最重要
此病的病因和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脑萎缩、脑白质变性、神经脱髓鞘、脑血流改变、遗传等与本病的发病均有关系。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目前对于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行为治疗。老年痴呆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对此尚无根治药物。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中医对于痴呆早期、中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智能障碍,减轻甚或消除困扰和影响病人生活及社会活动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情。
生活中该如何关爱老人
耐心:说话要耐心,不能粗暴打断或制止老人说话。如果老人变得整天沉默寡言、闷不吭声,则要尽量抽些时间陪伴老人,调节老人的不良情绪。
细心:做事勤提醒,食物注意粗细结合、荤素搭配,设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多陪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平日要给老人阅读报刊和书籍。
爱心:家中如果有什么事需要老人帮忙,说话时应客气、礼貌,尽量用商量的语气跟老人说话,切莫以“当家人”的口吻吩咐命令老人去“执行任务”。
链接
如何发现老年痴呆?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晶教授认为,在痴呆患者家中,最痛苦的是家属。家属在患者发病早期,如能发现病人出现反复问一句话、常找不到东西、性格脾气急剧变化、变得偏执固执、不愿与人交流等症状后,需及时送医。虽然目前世界尚无有效办法治愈此病,但医生的有效干预仍能减缓病情加重。
家属如何防止患者出危险?
高晶称,不能让患者单独面对水、电、火、药、交通工具、孩子等事务,以免发生意外。
如何防止患者走失?
一些患者家属的成功经验是,为患者准备定位仪,可以在电脑上查出病人的位置,而不要选择将印有电话和住址的名片放在患者衣服兜里,因为患者可能在走失后将衣服弄坏或弄丢,而且走失的病人多数不懂得求助,家属联系卡并不能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