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国际社会以一种不安的感觉迎来了2017年。欧洲美洲“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风起云涌。英国脱欧,美国选举出了特朗普下任总统,是这种风潮的直接表现。不安不仅是经济衰退的结果,而且还预示着新动荡的开始。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在2017年会再度小幅下滑。从数字上看,GDP的增幅大概要从2016年的6.7%下调到6.5%左右。这个程度的下滑,并不意味着中国新产生的财富缩水。按IMF统计的中国2015年GDP总量为11.18万亿美元,6.7%的增幅意味着7500亿美元的新财富从中国创造了出来。日本的总量为4.12万亿美元,就算以1%的增量去计算,日本的新增财富也只有412亿美元。中国的增量是日本的18倍以上。
按说和日本比,中国人该很有自信,但实际上中国社会的不安一点也不比日本少。比如,大多数市民的财产主要是房产。一旦房产价格下滑,几乎所有人的财产状况都会变得很糟。目前的高房价让人“高处不胜寒”,几乎无人相信这种让年轻人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房价有足够的可持续性。
一进入冬天,中国北方恶劣的空气,让所有中国人,不管你是高官还是每日奔忙的普通市民都会感到无奈无助。在空气、水、食物面前,人与人之间虽有一定的差别,但高官也不能洁身自好。只要他们出门“调研”,就必须呼吸空气。市民在雾霾天戴口罩很正常,高官在媒体面前没有这个自由。对未来身体健康的不安,是生活在恶劣天气里每个人的共同心态。
房价肯定不会掉下来和空气一定能够变好一样,是一个时间阶段的“神话”或者是谎言。什么时候神话都可能破灭,只是时间规定在了哪里人们不知道而已。于是在正式到来之前,大多数中国人心里感到的就是不安。
日本的不安和房价、空气无关,但是是经济失落二十多年的一个后果。
如今四十岁以前的日本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发展,就算儿时有些记忆,那也已经相当淡化。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社会保险体制的严重缺陷,经济革新、社会革新动力的不足,让民众对未来感到十分不安。
社会的不安,政治或者媒体需要找另外一个口实,把源自国内的不安,说成是来自外部的挑衅。安倍内阁在2015年完成了参加战争和发动战争的法律层面的准备,防卫大臣也选择了在2016年年底去靖国神社祈祷战神保佑的行动。石原慎太郎挑起的钓鱼岛岛争的表面化,渐渐成为日本舆论每日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船只的每次驶入,都在成为中国挑衅日本的重要表现。
2017年稻田朋美治下的防卫省,送一些自卫队员的灵魂进入靖国神社,这已经有了很大的可能。日本社会的不安如果能够转变为对外战争,似乎就能让政治家的无策、无心全面隐去。煽动民众对外仇恨,能很大程度缓解社会现有不安。
中日都存在不安。源自国内房价及环境的不安,不能通过转移目标,比如通过多上演几部手撕日本鬼子的抗日神剧来缓解,真的需要中国去改革,去重视环境。日本的不安源自经济的长期失落,是个结构问题,不炒作一些对国外特别是对中国的仇恨,不擦枪走火出点战事,想转移目标很困难。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
|